《远离曲》
时间: 2025-01-04 07:4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郎竟何去,别郎不得语。
瑟瑟复悽悽,日暮风吹雨。
小雨滴花香,大雨倒垂杨。
狂风横艇子,冲散两鸳鸯。
艇子归南浦,采莲独倚橹。
莲花叶上红,莲子心中苦。
采莲爱莲花,别郎惜侬家。
侬家见郎时,桃腮柳叶眉。
眉梢翠初润,含情羞一瞬。
分明云母屏,映出鸦雏鬓。
宛转取郎怜,别郎尚依然。
还将见郎貌,送郎出门前。
白话文翻译:
这位远方的爱人到底去哪里了,我与他分别却无法言语。
心中忧伤,似乎随着日落和风雨而加重。
细雨轻轻落下,花香扑鼻;大雨则让垂柳低垂。
狂风把小船吹得摇摇欲坠,冲散了那对鸳鸯。
小船归向南浦,我独自靠在船舷上采莲。
莲花的叶子上开着红花,而莲子却是心中苦涩。
采莲之时我爱莲花,分别时又惦记着我家。
我在家中见到他,脸如桃花,眉似柳叶。
她的眉梢刚刚沾上露水,含情的目光让我心生怜惜。
清晰可见的云母屏风,映出她的细发如鸦雏。
我想让他怜惜我,虽然已经分别,但情意依旧。
我还会再见到他的容貌,送他出门时的情景。
注释
- 远郎:远方的爱人。
- 不得语:无法交谈,无法言语。
- 瑟瑟复悽悽:形容心情低落,忧伤。
- 南浦:南面的水边,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
- 莲子心中苦:莲子虽美,但其心却是苦的,象征离愁。
- 桃腮柳叶眉: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桃花般的脸颊和柳叶般的眉毛。
- 云母屏:一种用云母制成的屏风,形状和色泽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远离曲》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情感深邃,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感伤。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远离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愁别绪,整体情感真挚而又深刻。诗的开头便以“远郎竟何去”引入,表现了对爱人的思念和无奈的心情。这种内心的纠结与外界自然景象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境。接着,通过“瑟瑟复悽悽,日暮风吹雨”展现了秋日傍晚的凄清,诗人情感的低落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形成了一种共鸣。
“狂风横艇子,冲散两鸳鸯”,这一句通过描绘狂风的威力,暗示了分离的无情。两只鸳鸯的冲散,象征着爱情的破裂和无奈。接下来的采莲情景,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透出离别后的孤独与苦涩。尤其是“莲子心中苦”,将内心的苦楚与莲子的苦味紧密相连,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感受。
最后,诗歌以对美丽容貌的描写结束,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渴望。整体来看,《远离曲》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离愁别绪的主题,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郎竟何去:开篇即表现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不安。
- 别郎不得语:强调了离别的痛苦与无言。
- 瑟瑟复悽悽:通过声音的描绘,体现内心的忧伤。
- 日暮风吹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绪,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 小雨滴花香,大雨倒垂杨:对比小雨与大雨,寓意不同的情感状态。
- 狂风横艇子,冲散两鸳鸯:用动态描写展现爱情的脆弱。
- 艇子归南浦,采莲独倚橹:回归南浦,暗示回家的孤独感。
- 莲花叶上红,莲子心中苦:美与苦的对照,象征爱情的复杂。
- 采莲爱莲花,别郎惜侬家:表现对爱与家的眷恋。
- 侬家见郎时,桃腮柳叶眉:描绘爱人美丽的身影,充满柔情。
- 眉梢翠初润: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人含情的目光。
- 宛转取郎怜:希望得到爱人的怜惜,表达内心的渴望。
- 还将见郎貌:表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莲子心中苦”,将苦涩的感觉与莲子的特性结合。
- 拟人:自然景物如“狂风”、“日暮”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有较强的工整感,增加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分离的哀伤,情感细腻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郎:象征远方的爱人,承载了思念的情感。
- 风雨:象征离别的痛苦与不安,常与情感相连。
- 莲花:象征美好与纯洁,但伴随的“莲子心中苦”则揭示了爱情的复杂。
- 桃腮柳叶眉:美的象征,传达了对爱人的赞美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远郎”指的是谁? A. 诗人自身
B. 远方的爱人
C. 陌生人 -
“莲子心中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苦涩
C. 不满 -
诗中提到的“桃腮柳叶眉”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花
B. 爱人的容貌
C. 风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了离愁别绪,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纳兰性德《木兰花》:在表达思念时,融入了更多的自然景物描写,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