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宜兴山间即事)》
时间: 2025-01-19 22:44: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
竹窗时听野禽鸣。更有松风成韵。
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
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白话文翻译:
今天天气不冷也不热,我在山中无忧无虑地生活。
透过竹窗时常听到野鸟的鸣叫,还有松风送来的音乐。
整天坐在蒲团上打坐,偶尔拿着藜杖悠闲地散步。
叫小童来打开酒坛,端上美味的菜肴。
想要入睡时,就把书本带到枕边。
注释:
- 不暖不寒:形容天气适中。
- 山人:指生活在山中的人,通常指隐士。
- 竹窗:用竹子做的窗户,具有田园气息。
- 松风:松树的风声,具有自然的韵味。
- 蒲团:一种坐垫,用于打坐。
- 藜仗:用藜草制成的拐杖,象征闲适的生活。
- 荐杯羹:端上酒和菜肴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山人”一词通常用来指代隐士,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惟道,号岚山,宋代诗人,生活在宜兴地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曾伯隐居于山间的时光,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宁静体验。在社会动乱的背景下,隐士生活成为许多文人追求的理想。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西江月(宜兴山间即事)》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中描绘了一个不受世俗干扰的恬静生活场景,透过“竹窗”听“野禽鸣”,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点滴,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气、鸟鸣、松风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不仅有对静谧山林的向往,还有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尤其是“呼童开酒荐杯羹”,不仅表现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相聚的期待。最后一句“欲睡携书就枕”,更是将生活的宁静与文学的追求完美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暖不寒天气:描绘了春秋季节的温和天气,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无思无虑山人:表现诗人的心境,生活简单、无忧无虑。
- 竹窗时听野禽鸣:通过竹窗可以听见鸟儿的鸣叫,传达出自然的声音。
- 更有松风成韵:松树的风声有韵律,增添了自然的音乐感。
- 竟日蒲团打坐:整天在蒲团上打坐,体现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哲学。
- 有时藜仗闲行:偶尔用藜杖散步,显示出随性的生活态度。
- 呼童开酒荐杯羹:让小童拿酒和菜,象征着与人分享生活的乐趣。
- 欲睡携书就枕:准备入睡时,书籍陪伴,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呼童开酒荐杯羹”中“开酒”与“荐羹”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松风”描绘为有韵律的声音,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山中隐逸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远离繁华与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自由和闲适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窗:象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透出清新与雅致。
- 野禽鸣:象征自然的声音,带来生机与活力。
- 松风:象征自然的韵律,带来心灵的平静。
- 蒲团:象征修身养性与内心的静谧。
- 藜仗:象征闲适的生活态度。
- 书本:象征文化的追求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曾伯的字是什么? A. 惟道
B. 子安
C. 君实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竹窗”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A. 装饰
B. 听风
C. 听鸟鸣
答案:C -
诗人整天都在做什么? A. 读书
B. 打坐
C. 打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色,情感上更为沉静。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通过与友人的聚会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温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历代山水田园诗选》
- 《李曾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