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敬报孙常州二首
作者:戴叔伦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
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
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奔波的艰辛,未能追忆往日的游乐时光。即使有人关心我的憔悴模样,我也只是在此时停驻在方舟之中。尽管远道而来,我仍然携带着旧日的鞋子,余下的春天计划在高处的书斋中度过。因而提到别离的时间已久,终于能够倾吐我心中所有的思念。
注释
- 衰病:身体衰弱和生病。
- 奔走:指四处奔波,形容生活不易。
- 未尝:从未。
- 何言问憔悴:何必提及我憔悴的样子。
- 驻方舟:停留在船上,方舟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暂时的栖息之地。
- 曳故屐:拖着旧鞋,象征追忆过去。
- 高斋:高处的书斋,象征清静和读书的环境。
- 别离久:分别的时间已经很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公元743年-约公元798年),唐代诗人,字子良,号澄江,晚号云溪。戴叔伦的诗歌常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清新,语言流畅,尤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因病而不得不离开故地,心中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往日游乐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敬报孙常州二首》通过描绘诗人因病而不得不奔走的状态,表现了他对往日游乐时光的怀念与对故友的思念。首联“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直接点明了诗人因病而不得自由游玩的处境,带有一丝无奈和愤懑。而后两句则通过“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表达了尽管身心憔悴,仍有一份宁静的心境,似乎在对抗外界的纷扰。接下来的“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中,故屐象征着往日的岁月与记忆,诗人希望在书斋中度过余下的春天,这种选择无疑是对内心深处思念的寄托。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并没有流露出绝望,反而通过高斋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和友情的依恋。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衰病苦奔走:诗人因病而感到疲惫和痛苦,色彩暗淡。
- 未尝追旧游:由于身体的无力,无法再去追忆曾经的游玩。
- 何言问憔悴:即使有朋友问起自己的虚弱,心中却有更深的感慨。
- 此日驻方舟:在此时此刻,诗人选择停留在船上,给人一种逗留的感觉。
- 远道曳故屐:拖着旧鞋,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 馀春会高斋:余下的春天,期望在书斋中度过,强调内心的追求。
- 因言别离久:提到与朋友的分别已经很久。
- 得尽平生怀:希望能倾诉自己心中的思念与感受。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如“故屐”象征着过去的回忆;“方舟”则代表着人生的旅途与暂时的栖息。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淡定与从容。
意象分析
- 衰病:象征着人生命运的无常与脆弱。
- 故屐:承载着对过去的怀念与追忆。
- 高斋: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求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不得不奔走?
- A. 旅行
- B. 生病
- C. 工作
-
“故屐”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过去的回忆
- C. 朋友的关心
-
诗中的“高斋”象征什么?
- A. 书籍的积累
- B. 内心的宁静
- C. 生病的状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但戴叔伦诗中更强调人际关系与情感的牵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