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梁宗庙登歌 六
沈约 〔南北朝〕
有命自天。于皇后帝。
悠悠四海。莫不来祭。
繁祉具膺。八神耸卫。
福至有兆。庆来无际。
播此余休。于彼荒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命的降临,皇后和帝王的威光照耀四海,众人都来祭祀。繁荣的福祉降临,八位神灵守护在旁,幸福的气息传来有预兆,庆典的欢乐无穷无尽。将这份安乐传播到四方的荒野。
注释:
- 有命自天:意为天命降临。
- 于皇后帝:指代皇后、帝王,象征权威。
- 悠悠四海:形容四海之内,遍布人群。
- 莫不来祭:没有不来祭祀的。
- 繁祉具膺:繁荣的福祉降临。
- 八神耸卫:八位神明守护。
- 福至有兆:幸福的到来有预兆。
- 庆来无际:庆祝的欢乐没有尽头。
- 播此余休:传播这份安乐和休息。
- 于彼荒裔:在那荒凉的边际。
典故解析:
- 天命:古代中国文化中,天命被视为皇权合法性的来源。
- 八神:指代神话中守护皇族的八位神灵,象征着神圣的保护和庇佑。
- 四海:四海代表天下,表达了统一和普遍的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清之,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文采斐然,擅长诗歌和文赋,是“建安风骨”的继承者之一。
创作背景:
《梁宗庙登歌 六》写于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王朝更替之际。诗中通过描绘祭祀场景,表达对天命和皇权的崇敬,同时寄托了对繁荣安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庄重的祭祀场景,展现了对天命和皇权的崇高敬意。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宗教情感和对国家繁荣的寄望。首句“有命自天”开篇即奠定了诗的基调,强调了天命的神圣性。接下来的“悠悠四海”,通过描绘广阔的场景,展示了皇权的影响力和普遍性。
“繁祉具膺”一语,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待,而“八神耸卫”则通过宗教的象征,增强了对皇帝的神圣保护。后面几句通过“福至有兆,庆来无际”,展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进而“播此余休”则将这种美好延续至四方,彰显了诗人的理想主义。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体现出沈约对于国家、宗教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命自天:诗人认为天命是众生的根本,强调权力的合法性。
- 于皇后帝:提及皇后和皇帝,象征国家的权威。
- 悠悠四海:描绘了四海之内的广泛影响力。
- 莫不来祭:强调了对皇权的普遍崇敬。
- 繁祉具膺:指代福气的降临,祝愿繁荣。
- 八神耸卫:象征神灵的守护,增加了神秘感。
- 福至有兆:幸福来临前有预兆,暗示未来的美好。
- 庆来无际:庆祝的时刻没有尽头,表现出欢愉。
- 播此余休:传递安乐的愿望,体现关怀。
- 于彼荒裔:将福祉传播到偏远的地方,具有包容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福至有兆,庆来无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重复的结构强调对祭祀的重视。
- 象征:如“八神”象征神灵的庇护,强化了宗教信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天命、皇权的崇敬,以及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期盼,传达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天命:象征权威和合法性。
- 四海:代表天下,体现广泛的影响力。
- 神灵:象征超自然的力量和保护。
- 庆祝:代表欢乐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八神”象征什么?
A. 人类
B. 神灵
C. 动物
D. 植物 -
“悠悠四海”中的“悠悠”是什么意思?
A. 短暂
B. 漫长
C. 快速
D. 无聊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A. 个人情感
B. 自然景色
C. 国家繁荣与祝福
D. 家庭关系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春望》 杜甫:描绘国破家亡后的感伤,反映社会现实。
诗词对比:
- 《梁宗庙登歌 六》与《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的祝愿和对未来的寄托,但《梁宗庙登歌 六》更注重宗教和天命的崇高,而《春望》则更显悲凉和现实。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沈约传记与作品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