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金台怀钟黄山》

时间: 2025-01-01 15:50:29

青衫两载染京尘,怀抱迂疏敢对人。

飞雁南天来札少,流莺乔木感怀新。

勋名芳远君青史,富贵缘轻我白云。

薄拟一樽谈肺腑,百年颠倒是何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金台怀钟黄山
青衫两载染京尘,怀抱迂疏敢对人。
飞雁南天来札少,流莺乔木感怀新。
勋名芳远君青史,富贵缘轻我白云。
薄拟一樽谈肺腑,百年颠倒是何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我在金台上怀念钟阮的黄山。
我身穿青衫,经历了两年的京城尘埃,心中抱有一腔的淡薄情怀,不敢与人交谈。
南飞的雁阵带来稀少的书信,树上的黄莺在枝头鸣唱,唤起我心中的新愁。
你的功名传播千古,留在青史之中,而我却因富贵轻浮,恍若白云。
我只想谈一谈我的肺腑之言,百年人生倒置又是何时呢?

注释:

  • 青衫: 青色的衣服,常象征书生或文人。
  • 京尘: 指京城的尘埃,象征繁华与喧嚣。
  • 飞雁: 表示南飞的雁,象征思乡和离别。
  • 流莺: 指流动的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新意。
  • 勋名芳远: 意指功勋与名声流传远远。
  • 青史: 指历史书籍,象征名声和功业。
  • 白云: 代表自由与淡泊的心境。
  • 肺腑: 指心中真实的想法与情感。
  • 百年颠倒: 意指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一夔(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深受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怀念钟阮的黄山,表达了对故乡与自然的眷恋,对繁华喧嚣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百年的感慨。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体现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李一夔的《春日金台怀钟黄山》是一首充满思乡情与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春天的金台景象,引发对故乡黄山的怀念,情感深邃而真挚。开篇两句“青衫两载染京尘,怀抱迂疏敢对人”,诗人以青衫书生自喻,表明自己在京城生活的艰辛与世俗的压迫,不愿与人争名逐利,反而怀抱一份淡泊的情怀。这种人生态度在后面的“勋名芳远君青史,富贵缘轻我白云”中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诗人在功名与富贵之间选择了超然的白云状态,表达了对物质的轻视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在自然的描绘上,诗人以“飞雁南天来札少,流莺乔木感怀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生机,流莺的歌唱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愁绪,显示出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结尾的“薄拟一樽谈肺腑,百年颠倒是何辰”,更是升华了主题,诗人希望能够倾诉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反思人生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衫两载染京尘: 诗人提及青衫,象征自己在京城的文人身份,经过两年的生活,沾染了都市的尘埃。
  2. 怀抱迂疏敢对人: 表达了内心的疏远与不愿与人交往的态度。
  3. 飞雁南天来札少: 通过飞雁南飞的意象,表达思念与孤独。
  4. 流莺乔木感怀新: 流莺的歌声引发新的情感,表现自然的影响。
  5. 勋名芳远君青史: 提到历史的功名,表现对名声的认知。
  6. 富贵缘轻我白云: 诗人轻视世俗的富贵,向往自由的生活。
  7. 薄拟一樽谈肺腑: 诗人想要倾诉内心的真实情感。
  8. 百年颠倒是何辰: 反思人生的无常,感叹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 把人生比作百年,表达时间无常。
  • 拟人: 流莺的鸣叫象征情感的唤起。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衫: 书生的象征,代表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 飞雁: 代表思乡与离别,唤起对故乡的向往。
  • 流莺: 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白云: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一夔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青衫两载染京尘”中的“青衫”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书生
    • C. 自由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春天
    • C. 人生
    • D. 名利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愁苦;而李一夔的《春日金台怀钟黄山》则更强调对名利的超然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和思考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