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请上人
牟融 〔唐代〕
曲径绕丛林,钟声杂梵音。
松风吹定衲,萝月照禅心。
抚景吟行远,谈玄入悟深。
不能尘鞅脱,聊复一登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林小径,钟声与佛教的梵音交织在一起,显得非常宁静。松风轻轻吹拂,抚平了僧人的法衣,月光洒在禅心上。身处这样的环境,诗人感受到景色的美好,吟诗而行,心中逐渐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尽管我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但我仍然想再来这里一游。
注释:
- 曲径:指弯曲的小路。
- 丛林:指茂密的树林。
-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常与宗教活动相关。
- 梵音:佛教的音乐,指佛教的唱诵声。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象征宁静。
- 衲:僧衣,指和尚所穿的服装。
- 萝月:萝卜的月光,形象地描绘月光的柔和。
- 禅心:指内心的宁静与领悟。
- 尘鞅:尘世的束缚。
- 登临:登上高处,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牟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佛教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之时,诗人常常游览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此诗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感悟禅理的过程。
诗歌鉴赏:
《访请上人》是一首典型的禅宗诗作,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契合和内心的追求。诗歌开头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曲折的小径与丛林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钟声和梵音交织,营造了一种宗教的庄重感,使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接下来的描写中,松风轻拂,月光洒落,诗人似乎在此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在这幅宁静的画卷中,诗人不仅感受到了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抚景吟咏,在与自然的交流中逐渐领悟了深刻的哲理。诗中提到的“谈玄入悟深”,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生命的思考与探索。然而,尽管他在这里获得了短暂的宁静与启迪,最后一句却道出了一种无奈:他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纷扰。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径绕丛林:描绘小路蜿蜒在树林间,暗示环境的幽静。
- 钟声杂梵音:钟声与佛教唱诵声交织,营造出宗教氛围。
- 松风吹定衲:松风轻拂,僧衣平整,象征内心的宁静。
- 萝月照禅心:月光照耀下,内心的禅意愈发明晰。
- 抚景吟行远:在美景中吟诵,思绪飞扬,感悟更深。
- 谈玄入悟深:谈论深刻的哲理,心灵逐渐领悟。
- 不能尘鞅脱: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表露无奈。
- 聊复一登临:尽管如此,诗人仍渴望再次来到此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曲径绕丛林,钟声杂梵音”,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意象:使用“松风”、“萝月”等意象,营造出宁静、和谐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禅理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径:象征人生的曲折与探索。
- 钟声:代表宗教的庄重与内心的呼唤。
- 松风: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萝月:暗示光明与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钟声杂梵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宗教的氛围
C. 市井的喧哗 -
诗人无法摆脱的“尘鞅”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束缚
B. 世俗的牵绊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思考与感受。
- 《题都城南庄》李白: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比较牟融的《访请上人》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但牟融更注重内心的宗教感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禅宗文化与唐诗》
以上内容为《访请上人》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