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鹦鹉惊人促下帘。
碧纱如雾隔香奁。
雪儿窥镜晚蛾纤。
乌鹊桥边河络角,
鸳鸯楼外月西南。
门前嘶马弄金衔。
白话文翻译
鹦鹉在窗前惊叫,催促着人们拉下帘子。
碧绿色的纱帘如同薄雾,隔着香气四溢的香奁。
雪儿在镜前偷偷看着,宛如晚间的蛾子轻盈细腻。
乌鹊桥边,水流环绕着角落,
鸳鸯楼外,明月照耀着西南的方向。
门前的马儿嘶鸣,嘴里叼着金色的饰物。
注释
字词注释
- 鹦鹉:一种鸟,常被用作宠物,象征灵动与活泼。
- 碧纱:指绿色的纱帘,渲染出一种迷离的氛围。
- 香奁:盛放香料的盒子,代表着芬芳与美好。
- 雪儿:可能指一个女子的名字,形象清新。
- 晚蛾:晚间飞舞的蛾子,寓意柔弱与幽静。
- 乌鹊桥:桥名,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 河络角:河流的拐角处,象征着宁静与隐秘。
- 鸳鸯楼:寓意爱情的建筑,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 金衔:指马嘴叼着金色的饰物,象征富贵和气派。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元素常见于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幽雅的生活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1117),字季子,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他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清丽,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常通过诗词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减字浣溪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优雅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细腻观察。开篇的“鹦鹉惊人促下帘”,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鹦鹉的叫声打破了宁静,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接下来的“碧纱如雾隔香奁”,则通过色彩和气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
“雪儿窥镜晚蛾纤”中,雪儿的形象既有美丽又带有一丝神秘感,和“晚蛾”形成对比,呈现出一种脆弱与坚韧并存的美。后两句“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方向感,拉近了诗人与自然的距离,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景象和恋爱的温馨。
整首诗在描绘美好生活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恬静、优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鹦鹉惊人促下帘:鹦鹉的叫声让人惊醒,催促着拉下窗帘,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与生活的气息。
- 碧纱如雾隔香奁:绿色的纱帘如雾般轻柔,隔着香奁,表露出一种幽静与隐秘的感觉。
- 雪儿窥镜晚蛾纤:雪儿在镜前偷看,动静之间展现出一种柔美的形象,象征着青春与脆弱。
- 乌鹊桥边河络角:桥边的河流环绕,形成一种宁静的环境,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鸳鸯楼外月西南:月亮照耀在鸳鸯楼外,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温柔的夜晚。
- 门前嘶马弄金衔:门前的马在嘶鸣,嘴里叼着金色的饰物,表现出一种富贵与生活的繁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碧纱比作雾,营造出朦胧的效果。
- 拟人:鹦鹉的叫声被赋予了催促的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与人情美的向往,渗透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恬静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鹦鹉:象征灵动与活泼。
- 碧纱:代表幽静与朦胧。
- 雪儿:象征美丽与青春。
- 鸳鸯楼:象征爱情与美好情感。
- 金衔:象征富贵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A. 麻雀
B. 鹦鹉
C. 鹰
D. 燕子 -
“碧纱如雾”中的“碧纱”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纱帘
B. 蓝色的水
C. 白色的雪
D. 灰色的云 -
诗中提到的“鸳鸯楼”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乡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场景。
- 苏轼《水调歌头》: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减字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但贺铸更倾向于描绘宁静的场景,而李清照则带有更多的情感波动。
-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描写相似主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手法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