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役邻郡道中晓发》
时间: 2024-12-29 20:5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祗役邻郡道中晓发 故园回眼隔云罗,野马征尘拂袂过。 息影有时悲恶木,回车无暇避朝歌。 风号万响天衢籁,山矗千头佛国螺。 游子行行归计晚,庾心一寸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我回首望向故园,却被云层隔断视线,旅途中的尘埃像野马般拂过我的衣袖。 有时我停下脚步,为那些不祥的树木感到悲伤,却无暇调转车头避开朝歌的繁华。 风声呼啸,如同天街上的自然乐音,山峰耸立,宛如佛国的螺髻。 游子不停地行走,归家的计划总是迟延,心中的忧愁如同一寸寸的庾信之心,难以排遣。
注释:
- 故园:指作者的家乡。
- 云罗:云层。
- 野马征尘:比喻旅途中的尘埃。
- 袂:衣袖。
- 息影:停止行走,休息。
- 恶木:不祥的树木。
- 回车:调转车头。
- 朝歌:指繁华的都市。
- 天衢籁:天街上的自然乐音。
- 佛国螺:比喻山峰耸立,如佛国的螺髻。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归计:归家的计划。
- 庾心:庾信的心,庾信是南朝文学家,以其忧国忧民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尤以文学成就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游子的孤独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感慨。诗中“故园回眼隔云罗”一句,以云层隔断视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遥远和不可触及的思念。“野马征尘拂袂过”则进一步以旅途的尘埃比喻旅途的艰辛和不易。后文通过“风号万响天衢籁”和“山矗千头佛国螺”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但这些美景却无法抚慰诗人内心的忧愁。最后两句“游子行行归计晚,庾心一寸奈愁何”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孤独和忧愁,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回眼隔云罗:诗人回首望向故园,却被云层隔断视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野马征尘拂袂过:旅途中的尘埃像野马般拂过诗人的衣袖,比喻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 息影有时悲恶木:诗人有时停下脚步,为那些不祥的树木感到悲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 回车无暇避朝歌:诗人却无暇调转车头避开朝歌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风号万响天衢籁:风声呼啸,如同天街上的自然乐音,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
- 山矗千头佛国螺:山峰耸立,宛如佛国的螺髻,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
- 游子行行归计晚:游子不停地行走,归家的计划总是迟延,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
- 庾心一寸奈愁何:心中的忧愁如同一寸寸的庾信之心,难以排遣,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马征尘”、“佛国螺”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拟人:如“风号万响”,将风声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如“故园回眼隔云罗”与“野马征尘拂袂过”,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游子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云罗:象征着隔断和遥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野马征尘: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
- 恶木:象征着不祥和不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 天衢籁:象征着自然的美妙和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佛国螺:象征着山峰的壮丽和神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园回眼隔云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旅途的感慨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A
-
诗中“野马征尘拂袂过”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风号万响天衢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风声呼啸 B. 山峰耸立 C. 云层隔断 D. 尘埃飞扬 答案:A
-
诗中“游子行行归计晚”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归家的渴望 B. 旅途的艰辛 C. 自然的美丽 D. 现实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宋祁《祗役邻郡道中晓发》: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宋祁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