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襄阳有高士,生产不曾治。
何以遗妻子,鹿门有深期。
籍籍齿牙论,龙凤名诸儿。
诸葛拜床下,可是圯桥师。
白话文翻译
在襄阳有位高士,他的生活并不安逸。
他留下了什么给妻儿呢?在鹿门山还有深远的期许。
那些名声显赫的家庭,龙凤之子们也在谈论。
诸葛亮曾在床下拜师,这个人是圯桥的老师。
注释
-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历史上有很多名士。
- 高士:指品德高尚的士人。
- 鹿门:指鹿门山,寓意高洁的理想。
- 籍籍:形容人多而杂乱。
- 齿牙:比喻年幼的子女。
- 龙凤:象征贵族或有才华的人。
-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 圯桥:指圯桥的师傅,暗指古代隐士或高人。
典故解析
- 诸葛亮: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其智慧与才能而广受尊敬,诗中提及他的拜师,暗示着求知和谦逊的态度。
- 鹿门深期:鹿门山是隐士的象征,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景行,号无闷,生于元代,作品以古诗见长,风格清新,常关注社会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关注高士的生活与理想,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对隐士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襄阳的高士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士人理想与生活状态的思考。首句描绘了高士的境遇,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未能安身立命,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次句提到“鹿门有深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这里的“深期”可以理解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在“籍籍齿牙论,龙凤名诸儿”中,诗人点出即便是高士,其子女也被社会的名利所困扰,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批判。最后一句提到诸葛亮拜师的典故,强调学习与谦逊的重要性,暗示即使是高士也需不断求知。整体而言,诗歌在叙事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在名利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襄阳有高士,生产不曾治。
- 描述一位高士的困境,尽管身处襄阳,却未能安享生活。
-
何以遗妻子,鹿门有深期。
- 质疑高士留给家人的究竟是什么,暗示他内心的追求在鹿门山。
-
籍籍齿牙论,龙凤名诸儿。
- 讲述世俗名利的争论,龙凤之子象征着有才华的后代,暗示高士的子女也难以逃离社会的评价。
-
诸葛拜床下,可是圯桥师。
- 以诸葛亮的拜师来结束,强调知识与谦逊是成就高士之路的关键。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及事件加深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高士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对世俗名利的批判,展现了人们在追求高洁理想与现实生活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 高士:象征理想与追求。
- 鹿门:隐逸的象征,代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龙凤:象征名门望族,体现社会对成功的定义。
- 诸葛亮:象征智慧与谦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士”生活在哪里?
A. 洛阳
B. 襄阳
C. 成都
答案:B -
“鹿门”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市
答案:A -
诸葛亮的形象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官职
B. 智慧与谦逊
C. 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同样探讨人生的无奈与追求。
- 《静夜思》 - 李白:表达对理想与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江雪》 - 柳宗元:两者都表现了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江雪》更偏向自然与孤寂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经与后世诗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