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二 汝阿弥》
时间: 2025-01-19 21:3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汝阿弥,言语侏离复兜离,妖诵胡膜乾毒师。
蜂屯蚁聚亿亿万,摇首枯舌乐不疲。
金银城,铁为,汤为池,北踞河洛南驱淮,
老獐野鹘弗能支。大明帝,厉虎旅,
拔龙飞,手把黄钺相招麾。
元运绝,弥何为,筑京观,兖之际,
荆之垂。拨乱反正,圣武赫戏,
大明烈烈,开皇之基。
白话文翻译
你这阿弥(佛),说的话如同离经叛道,令人困惑,
妖邪的咒语像胡言乱语般蔓延。
如同蜜蜂和蚂蚁般聚集成亿万之众,
摇头晃脑,干枯的舌头乐此不疲。
金银城,铁铸的池塘,
北面是河洛,南面驱逐淮水,
老獐和野鹘都无力抵挡。
大明的帝王,如猛虎般的军队,
拔起龙飞,手握黄钺招揽将士。
元朝的运势已经结束,
你还有何作为,筑起京观,
在兖地边缘,荆楚之地。
拨乱反正,圣武之功赫然,
大明的基业辉煌灿烂,开创了皇权的基础。
注释
- 阿弥:指阿弥陀佛,常用来表示佛教教义。
- 侏离:离经叛道,偏离正道。
- 妖诵:妖邪的咒语。
- 胡膜:可能指外族的言语或习俗。
- 金银城,铁为:形容财富的聚集和壮丽的场景。
- 拨乱反正:指整治混乱、恢复秩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字子华,号靖斋,元代诗人,文学家。以诗歌、散文和书法著称,作品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富有个性和创造力。他的诗风朴实自然,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
《大明铙歌鼓吹曲》是杨维桢为庆贺大明建立而作,表达了对新朝的期待和对过去元朝的否定。此诗写于元末明初,时局动荡、政权更迭,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对大明朝光明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汝阿弥”开篇,似乎在质疑那些离经叛道、妖邪的言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接着,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亿万的蜜蜂和蚂蚁象征着民众的团结与希望,尽管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诗人通过“金银城”和“铁为池”的比喻,展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同时,提及大明帝的威武,揭示出新朝的力量和复兴的希望。最后,诗人强调了拨乱反正的必要性,表达了对大明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汝阿弥,言语侏离复兜离:质疑佛教教义的偏离,暗指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 妖诵胡膜乾毒师:批评外族的妖邪言论。
- 蜂屯蚁聚亿亿万:形容民众的团结与力量。
- 摇首枯舌乐不疲:即使艰苦,仍然坚持不懈。
- 金银城,铁为,汤为池:描绘财富的壮丽景象。
- 北踞河洛南驱淮:地理位置的描述,强调大明的疆域。
- 老獐野鹘弗能支:意指无法抵挡的力量。
- 大明帝,厉虎旅:赞美大明帝王及其军队。
- 拔龙飞,手把黄钺相招麾:描绘帝王的威武形象。
- 元运绝,弥何为:反思元朝的衰落。
- 筑京观,兖之际:建设新朝的努力。
- 拨乱反正,圣武赫戏:恢复秩序,展现军事力量。
- 大明烈烈,开皇之基:强调大明的辉煌与基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元朝与大明的不同,突出大明的兴起。
- 比喻:如“金银城”比喻繁荣的经济。
- 夸张:如“亿亿万”强调民众的众多。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新政权大明的期待与信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意象分析
- 阿弥:象征宗教信仰与道德标准。
- 蜜蜂与蚂蚁:象征团结与努力。
- 金银城:象征财富与繁荣。
- 黄钺:象征皇权与统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阿弥”指谁?
- A. 诗人
- B. 阿弥陀佛
- C. 大明帝
- D. 外族
-
诗中“拨乱反正”指的是什么?
- A. 经济繁荣
- B. 恢复秩序
- C. 政权更迭
- D. 外敌入侵
-
诗中描绘的“金银城”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和平
- C. 富裕
- D. 贫穷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 《登鹳雀楼》:王之涣,表达壮志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杨维桢 vs. 王之涣:两位诗人在描绘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通过自然与历史的对比,展现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维桢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