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主簿张侯明善》
时间: 2025-01-19 21:4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亭主簿张侯明善
作者:杨维桢 〔元代〕
淞租一百五十万,比似他邦十倍过。不是乘除嬴缩妙,催科下下阱人多。
白红鲜百万艘,张侯三法独称优。黄堂赏罚明惩劝,彩帐旌功第一寿。
道不拾遗户不关,田莱尽辟驿桥完。金陵天使如相问,此是薄乡好宰官。
风云有路开骐骥,枳棘无巢宿凤凰。东阁相君为座主,便从玉笋立朝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淞沪地区的税收情况,租税高达一百五十万,比其他地方高出十倍。这并不是因为计算技巧的高超,而是因为催促征税的手段极为严厉。
在海上的白红鲜鱼船有上百万艘,张侯的治理方法特别优秀。黄堂里对赏罚的制度非常明确,鼓励功劳的彩帐显示着长寿的祝福。
这里的百姓无拾遗之忧,家家户户安宁,田地和驿桥都得到充分的管理。金陵的天使如问起,这就是我这薄乡的好宰相。
风云间有路能让骐骥驰骋,但枳棘树上却没有凤凰栖息。东阁的相君作为座主,便从玉笋般的清白之中立下朝班。
注释
- 淞租:指淞沪地区的租税。
- 催科:催收税款。
- 白红鲜:一种鱼类,代表海上贸易繁荣。
- 张侯:指张侯明善,治理有道的官员。
- 黄堂:指官府,象征法律和秩序。
- 薄乡:指治理较为宽松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反映了当时淞沪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张侯明善的治理成就,表达了对其治理能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该诗以淞沪地区的税收为引子,描绘了张侯明善的治理智慧和对百姓的关心。诗中不仅展现了张侯的治理成效,还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其在税收、法律等方面的优越性。尤其是“道不拾遗户不关”,体现了张侯对社会治安和民生的重视,展现了理想的治理状态。诗句中“风云有路开骐骥,枳棘无巢宿凤凰”,则通过比喻,暗示了社会流动性与机会的稀缺,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期待。整首诗在结构上井然有序,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淞租一百五十万,比似他邦十倍过。
描述淞沪的税收之高,显示出地方经济的繁荣。 - 不是乘除嬴缩妙,催科下下阱人多。
强调高税收不是因为计算技巧,而是因为征税手段严厉。 - 白红鲜百万艘,张侯三法独称优。
指出海上贸易的繁荣,赞美张侯治理的优越性。 - 黄堂赏罚明惩劝,彩帐旌功第一寿。
说明张侯的赏罚制度清晰明确,鼓励功劳的做法。 - 道不拾遗户不关,田莱尽辟驿桥完。
描绘社会治安优良,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 金陵天使如相问,此是薄乡好宰官。
评价张侯治理的优良,称其为好官。 - 风云有路开骐骥,枳棘无巢宿凤凰。
隐喻社会流动性与机会的稀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 东阁相君为座主,便从玉笋立朝班。
描绘张侯在朝廷中的地位与清正的形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云有路开骐骥”,比喻优秀的领导能够开创良好的局面。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较为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张侯明善的歌颂,反映了对优秀官员的期待与赞美,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和谐与繁荣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骐骥:象征优秀的领导与机会。
- 凤凰:象征理想与美好,暗喻社会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淞租是多少?
- A. 一百万
- B. 一百五十万
- C. 二百万
- D. 五十万
-
“白红鲜百万艘”中的“白红鲜”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花
- C. 一种船
- D. 一种药
-
张侯的治理被赞美的原因是什么?
- A. 他的财富
- B. 他的治理方法
- C. 他的家族背景
- D. 他的外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杨维桢的这首诗更侧重于社会治理与民生,而李白则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杨维桢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