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

时间: 2025-01-06 12:45:52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

释子身心无有分,
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
唯有钟声出白云。


白话文翻译:

这位释子(和尚)身心已经没有分别,
独自带着衣钵离开人群。
在黄昏时分遥望西林寺,
只听见钟声从白云中传出。


注释:

  • 释子:指和尚或佛教徒。
  • 衣钵:比喻佛教僧侣的生活用具,象征着修行与佛法。
  • 相思:思念之情。
  • 晚望:黄昏时分的眺望。
  • 西林寺:一座寺庙,可能是指诗人所熟悉的寺庙。
  • 钟声:佛教寺庙常有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氛围。
  • 白云:象征着空灵和超脱的境界。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西林寺”作为一个诗意的空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教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786),字景文,号阮亭,唐代诗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深邃的哲理思考,尤其擅长描写佛教题材和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送别一位和尚,表达了对出家人超脱世俗的尊敬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西林寺,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舟中送李十八》是一首表达思念与敬仰之情的诗作。诗中以“释子”开篇,直接点明诗人送别的是一位和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和尚的超然境界,身心无分,说明他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只有衣钵与他相伴,体现了佛教徒对世俗生活的放弃与追求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表达,他在黄昏时分远望西林寺,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和尚的思念。钟声从白云中传出,宛如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这种钟声也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给人一种沉静、超然的感受。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清新,借助自然景色与宗教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释子身心无有分:这里的“释子”指和尚,身心无有分表示和尚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独将衣钵去人群:和尚独自带着衣钵离开人群,象征着他选择了修行的道路,远离尘世的喧嚣。
  • 相思晚望西林寺:在黄昏时分,诗人遥望西林寺,表达了对和尚的思念之情。
  • 唯有钟声出白云:只有钟声从白云中传出,既是对寺庙的描绘,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衣钵比喻为修行的象征,表现出和尚的生活状态。
  • 拟人:钟声似乎在与诗人对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情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出家和尚的敬仰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体现了人们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净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释子:象征超脱与信仰。
  • 衣钵:象征修行与生活的简朴。
  • 西林寺:象征宁静与佛教文化。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白云:象征超然与自由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释子”指的是谁? A. 普通人
    B. 和尚
    C. 诗人

  2. 诗中提到的“西林寺”象征着什么? A. 喧嚣的城市
    B. 超然的生活
    C. 富贵的家族

  3. 诗人对和尚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蔑
    B. 思念与敬仰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舟中送李十八》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情感,但前者更强调豪情壮志,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都涉及思念,但《静夜思》更多地表现对故乡的思念,而《舟中送李十八》则是对宗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长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