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使君赴袁州》
时间: 2025-01-04 10:56: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柳使君赴袁州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宜阳出守新恩至,
京口因家始愿违。
五柳闭门高士去,
三苗按节远人归。
月明江路闻猿断,
花暗山城见吏稀。
惟有郡斋窗里岫,
朝朝空对谢玄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柳使君赴袁州的情感。宜阳的任命带来了新恩泽,而京口的心愿却因家庭原因不得不违背。五柳门前高士离去,三苗之地的远人也已归去。月明时分,江路上传来猿声的断断续续,山城中花影摇曳,见到的官吏也稀少。唯有郡斋窗前的山岫,朝朝暮暮我只能空对着谢玄的光辉。
注释:
- 宜阳:地名,指的是宜阳县。
- 京口:京口是指长江的一个渡口,因家事而违背了心愿。
- 五柳:指的是高士陶渊明,五柳是他的别称。
- 三苗:可能指古代的部落,表示远方的归人。
- 郡斋:指的是官员的居所,窗前山峦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耕之,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多描写山水、送别等,风格清新、凝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柳使君即将离开时,表达了对他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折射出自身的离愁与无奈,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仕途与家国情怀的复杂感受。
诗歌鉴赏:
《送柳使君赴袁州》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提到“宜阳出守新恩至”,直接说明了柳使君的新任命,但随之而来的“京口因家始愿违”,则透露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与抉择,展现了士人对仕途的期待与无奈。
接着,诗人用“五柳闭门高士去”来比喻高士的离去,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孤寂与无所归属,而“三苗按节远人归”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普遍性与无情。随后,诗中描绘的“月明江路闻猿断”,“花暗山城见吏稀”,通过月夜与山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惟有郡斋窗里岫,朝朝空对谢玄晖”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郡斋的孤寂与谢玄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感。整首诗在清新中透着淡淡的忧伤,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离别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宜阳出守新恩至”:柳使君被任命到宜阳,带来了新的恩惠。
- “京口因家始愿违”:因家庭原因,京口的愿望不得不作罢。
- “五柳闭门高士去”:高士陶渊明的离去,表明了世外高人的孤独。
- “三苗按节远人归”:远方的游子因节令而归,暗示离别的普遍。
- “月明江路闻猿断”:夜晚的江边,猿声断断续续,增添了离愁。
- “花暗山城见吏稀”:花影摇曳,山城中官吏稀少,显得冷清。
- “惟有郡斋窗里岫”:只有郡斋窗外的山岫,映衬了诗人的孤独。
- “朝朝空对谢玄晖”:每天只能对着谢玄的光辉,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明江路闻猿断,花暗山城见吏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情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主题思想:诗歌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对家国、友情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 月明:象征清冷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愁苦。
- 江路:代表着离别的旅途,暗示着友人的远行。
- 花暗山城:象征着凋零与消逝,增强了离别的哀愁。
- 郡斋窗里岫:代表诗人的栖身之地,象征孤独的思考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送柳使君赴袁州》的作者是?
- A. 王之涣
- B. 刘长卿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京口”指的是?
- A. 一处山名
- B. 一处水边
- C. 一处渡口
- D. 一处官府
-
诗中“惟有郡斋窗里岫”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孤独
- C. 幸福
- D. 愤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多地强调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融。
- 刘长卿的《送柳使君赴袁州》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带有更强的内心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