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尉何曾及布衣,
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
春水桃花待北归。
白话文翻译
这位低级官员何曾比得上普通百姓,
在太平时日却总是想念卧在柴门的家。
故乡的柳树颜色催促南方来的客人,
春水和桃花在等待北方归来的游子。
注释
- 尉:古代官职,通常指地方的低级官员。
- 布衣:指普通百姓,衣着简单。
- 时平:指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和动乱。
- 柴扉:柴门,指乡间的门,象征故乡。
- 故园:故乡,作者心中思念的地方。
- 柳色:春天柳树发芽的颜色,象征生机和回归。
- 南客:来自南方的客人,暗指归乡的人。
- 春水桃花:春天的水和桃花,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 故园柳色:柳树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柳色正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重返故乡的希望。
- 南客与北归:古代人们往往因仕途或其他原因离开故乡,春天的春水和桃花象征着归来的季节,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0年),字景文,号阮溪,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时期,政治安定,民众生活相对富裕。诗人身为官员,身处繁华之地,然而内心却对故乡的生活和自然景色充满了思念。
诗歌鉴赏
《时平后春日思归》是刘长卿表达乡愁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比低级官员与普通百姓,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首句“一尉何曾及布衣”,不仅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冷淡,更隐含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接着“时平却忆卧柴扉”,则将这一思绪进一步深化,表现出在安宁的环境中,诗人依然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
诗的后两句“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用春天的自然景色传达了归乡的渴望。柳树嫩绿的颜色和桃花的绚烂,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增强了思乡的情感。整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尉何曾及布衣:表达了作为一名低级官员的刘长卿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向往,暗示官场生活的无奈。
- 时平却忆卧柴扉:在太平的日子里,诗人却时常想念那柴门的生活,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
- 故园柳色催南客:故乡的柳树吐芽,催促着南方来的游子归来,体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归乡的期盼。
- 春水桃花待北归:春水和桃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表示着对北方游子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尉”和“布衣”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 拟人:将柳色和春水赋予了催促和等待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象征:柳树和桃花象征着春天、生命和希望,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中难以摆脱的乡愁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色:象征生机与希望,春天的象征,常与离别和思念相关。
- 柴扉:故乡的门,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归属感。
- 春水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生与希望,激发归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尉”指的是哪类人?
- A. 高级官员
- B. 低级官员
- C. 百姓
- D. 文人
-
诗中提到的“故园”是指?
- A. 作者的家乡
- B. 一处名胜
- C. 官府
- D. 山水
-
诗中“春水桃花”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归乡与希望
- C. 战乱
- D. 贫困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春望》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中对故土的忧虑和渴望。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与刘长卿的思乡情感相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长卿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