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篇》

时间: 2025-01-04 07:04:57

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白袷丝光织鱼目,

菱花绶带鸳鸯簇。

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练篇
作者: 韦庄 〔唐代〕

月华吐艳明烛烛,
青楼妇唱捣衣曲。
白袷丝光织鱼目,
菱花绶带鸳鸯簇。
临风缥缈叠秋雪,
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
凭人与系征鸿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明亮的月光下,青楼女子在唱捣衣曲的情景。她们身着白色袷衣,手中握着精致的丝线,编织着如鱼目般的图案,身上装饰着菱花和鸳鸯的带子。微风轻拂,衣物的轻盈如同叠起的秋雪,在月光下,捣衣的声音如同丁冬之声,仿佛在捣打寒玉。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身在何处,想要把思念寄往远方的楼兰,依靠他人来系住那征鸿的足迹。

注释:

  • 月华:月光。
  • 青楼:指妓院或女子居住的地方。
  • 捣衣曲:捣衣的歌曲,表现女子的工作与情感。
  • 白袷:白色的袷衣,袷衣是一种古代的外衣,通常由丝绸制成。
  • 鱼目:比喻织物上的花纹。
  • 菱花绶带:指装饰有菱花图案的带子。
  • 丁冬:形容捣衣声,像冬天的寒玉被敲打声。
  • 楼兰:古代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中国西部,常用来象征遥远的思念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910),字子华,号梦得,唐末五代诗人,出生于今河南省。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语言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子的生活与情感,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捣练篇》创作于唐末,诗人在社会动荡中,感受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远方的思念。诗中描绘的青楼女子,既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也寄托了诗人内心对爱情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捣练篇》作为韦庄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全诗以月光下的青楼女子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美而又哀伤的氛围。开篇以“月华吐艳明烛烛”引出全诗,既营造了宁静的夜晚,又暗示了女子的娇美与孤独。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捣衣的场景展示了女子的辛勤与优雅,细腻的“白袷丝光织鱼目”以及“菱花绶带鸳鸯簇”描绘出她们的精致生活与内心世界。

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突然转向自我反思,发出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寄托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诗中不仅有对女子生活的美好描述,更隐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韦庄诗歌特有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华吐艳明烛烛:用“月华”喻指明亮的月光,强调夜色的美丽与烛光的辉映。
  2. 青楼妇唱捣衣曲:描绘青楼女子在月下唱着捣衣曲,表现出女子的生活场景。
  3. 白袷丝光织鱼目:白色袷衣与丝绸光泽的结合,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服饰与细致的工艺。
  4. 菱花绶带鸳鸯簇:菱花与鸳鸯的装饰,象征着爱情与美好,增添了女子的妩媚。
  5. 临风缥缈叠秋雪:微风拂过,衣物轻盈如秋天的白雪,传达出一种轻柔的美感。
  6. 月下丁冬捣寒玉:在月夜中,捣衣声如同敲打寒玉,声韵铿锵,令人联想到女子的孤独与辛劳。
  7. 楼兰欲寄在何乡:表达对遥远楼兰的思念,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无奈。
  8. 凭人与系征鸿足:最后一句通过“征鸿”表达了依靠他人寄托思念的情感,体现出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华吐艳”比喻月光的美丽。
  • 拟人:如“丁冬捣寒玉”,使声音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体现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青楼女子的生活为基础,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寄托了诗人对爱情与故乡的深切思念,形成了一种哀婉而美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华:象征明亮与孤独。
  • 青楼:表现当时社会风貌。
  • 捣衣曲:代表辛勤与生活的琐碎。
  • 菱花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青楼
    • B. 农田
    • C. 山林
  2. 填空题:诗中“白袷丝光织鱼目”中“鱼目”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楼兰”是一个象征思念的地方。 (对/错)

答案:

  1. A
  2. 织物上的花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相见欢》:李煜

诗词对比:

  • 《捣练篇》《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但《夜泊牛渚怀古》更侧重于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捣练篇》更关注当时女子的生活场景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诗集解读》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