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富平伤怀》
时间: 2024-12-29 19:2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
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
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
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
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
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
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
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白话文翻译:
清晨起床,严霜覆盖大地,我在素帷前悲恸哭泣。
驱车前往百里之外,心中凄惶,不知为何。
昨天还在官府任职,城中车马频繁。
出门时没有忧虑,回到家中也显得欢快。
如今却关上竹门,只能听见孩童的哭声。
男人应该外出谋生,然而家中却没有依靠。
心中满是怨恨,骨头都已酸痛,更何况在寒冷的时节。
一辆单车行驶在萧条的路上,回首时却显得漫长而缓慢。
狂风忽然吹过野外,雁群高飞,鸣叫声嘹亮。
往日和友人一同走过的路,如今独自前往,真是难以知晓。
注释:
- 凌严霜:指清晨寒冷的霜。
- 素帷:白色的帷幕,象征着哀伤。
- 恻怆:悲伤怜悯,心中感到难过。
- 仕公府:指在官府任职。
- 熙熙:形容欢悦的样子。
- 筠扉:竹制的门,象征家庭。
- 童稚:儿童,代表家庭中的无辜和脆弱。
- 衔恨:心中怀有怨恨。
- 嘹唳:形容雁的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福建。韦应物为人清白,性情沉静,诗风质朴,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忧伤、思念等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韦应物晚年,正值个人与社会动荡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悲伤,表达了身为男子在家庭与社会责任间的矛盾和无奈。
诗歌鉴赏:
《往富平伤怀》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美好生活与现在的孤独无助形成鲜明对比。开篇以“晨起凌严霜”描绘出清晨的寒冷,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接着,通过对往日仕途的回忆,诗人展现了过去的自由与欢乐。而今却是“掩筠扉”的孤寂,唯有孩童的哭声在耳边回响,令人心痛。
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无依无靠感愈发明显,尤其是“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一句,强烈地表达了作为男性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压力与家庭的脆弱。最后的“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过去的共同经历已成追忆,现今的孤独前行令人心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饱含个人的悲伤,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晨起凌严霜:清晨的霜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冷清。
- 恸哭临素帷:在素色帷幕前哭泣,体现了失去的哀伤。
- 驾言百里途:出行的旅程,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不安。
- 恻怆复何为:感到悲伤,内心迷茫。
- 昨者仕公府:回忆过去在仕途上的顺利与辉煌。
- 属城常载驰:描绘过去的繁华与热闹。
- 出门无所忧:曾经毫无顾虑,生活无忧。
- 返室亦熙熙:归家时的欢愉,形成对比。
- 今者掩筠扉:如今却关上竹门,象征孤独。
- 但闻童稚悲:只有孩童的哭声,突显家庭的脆弱。
- 丈夫须出入:强调男子应为家庭承担责任。
- 顾尔内无依:内心却缺乏依靠,感到无助。
- 衔恨已酸骨:积蓄的怨恨使人心力交瘁。
- 何况苦寒时:在寒冷的时节,更显得凄凉。
- 单车路萧条:孤单的旅途,路途荒凉。
- 回首长逶迟:回望过去,感到无比漫长。
- 飘风忽截野:狂风突然袭来,象征生活的变幻无常。
- 嘹唳雁起飞:雁群的飞翔带来孤独的感受。
- 昔时同往路:曾经与友同游的回忆。
- 独往今讵知:如今独自前行,感到无奈与不知所措。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失落感。
- 拟人:用“飘风忽截野”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内心情感。
- 意象:如“晨霜”、“素帷”等意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悲伤,揭示了家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霜: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素帷:代表哀伤与失落。
- 童稚:象征家庭的脆弱与无辜。
- 单车:代表孤单的旅途与无依无靠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失落感?
- A. 对比
- B. 排比
- C. 夸张
-
填空题:诗中提到“晨起凌严霜”,通过___的意象表现清晨的寒冷。
-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曾经的仕途生活感到满意。(对/错)
答案:
- A
- “晨霜”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往富平伤怀》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但韦应物更侧重个人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悲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