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睹三兄文会之乐皆见于诗不肖屏居山间颇以不获陪末从为歉辄继高韵聊以自叙云尔。》
时间: 2025-01-17 10:30: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去谩将书作伴,
平生不喜酒为名。
倦游落落忘尘事,
清梦时时入化城。
纵有诗骚浑漫与,
回看波浪亦堪惊。
赤城从阻陪高会,
深自怜馀不及情。
白话文翻译:
年纪渐老,徒然以书籍为伴,
一生并不喜爱以酒来标榜名声。
游历疲倦,渐渐忘却尘世的事,
清梦时常进入梦境的化城。
即便有诗词豪放而洒脱,
回首看那波浪,也让人惊异。
赤城因阻隔而无法参与高会,
我内心深处怜惜,竟自愧不如他人情深。
注释:
- 谩:徒然、空虚。
- 作伴:作为伴侣,这里指以书籍为伴。
- 倦游:疲倦的游历,形容游览的乏味。
- 化城:形容美好的梦境,如同理想中的城池。
- 诗骚:古代诗词的总称,尤其指《楚辞》中的骚体诗。
- 赤城: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代指某种聚会场所。
- 高会:高雅的聚会,诗人所向往的文人雅集。
典故解析:
“化城”意指美好的理想世界,象征着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状态。古代诗词中常常以梦境、幻境来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赤城”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代表文人聚集的场所,诗人因种种缘故,而感到无法参与其中,流露出一丝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创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且富有哲思。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文人聚会的惋惜,表达了他在年老时对生活的沉思,以及对高雅文会的向往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诗人洪拟晚年时的心境。开头两句以“书”为伴,表明了他在孤独中对书籍的依赖,否定了以酒为名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第三、四句通过“倦游”和“清梦”描绘了他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心灵安宁的渴望。接下来,诗人坦言即便有诗词的豪放与洒脱,回望过往的波浪,依然令人惊异,仿佛在提醒自己生活的无常和复杂。
最后的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因赤城的阻隔而无法参与高会,流露出一丝惆怅与自怜,暗示了他对朋友聚会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谩将书作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能与书籍为伴,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
- 平生不喜酒为名:生平不喜欢借酒来抬高自己的名声,体现出一种清白的志趣。
- 倦游落落忘尘事:游历后感到疲倦,渐渐忘却世俗的琐事,表现出对尘世的超脱。
- 清梦时时入化城:梦境中时常进入理想的境地,反映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 纵有诗骚浑漫与:即使有着诗词的豪放洒脱,仍然感到内心的空虚。
- 回看波浪亦堪惊:回首往事,感到波澜起伏,也让人感到惊异与无奈。
- 赤城从阻陪高会:因赤城的阻隔而无法参与高雅的聚会,表达了对社交生活的渴望。
- 深自怜馀不及情:内心深处感到怜惜,感叹自己无法与他人深情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籍比作伴侣,表现出孤独感。
- 对仗:如“老去”“平生”“倦游”“清梦”,形成对比与平衡,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生命的思考,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社交生活的遗憾与自愧。
意象分析:
- 书: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寄托。
- 酒:代表世俗生活的享乐与喧闹。
- 梦:象征理想与内心的渴望。
- 波浪:暗示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 赤城:象征高雅的社交圈,诗人的向往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晚年以什么为伴?
A. 酒
B. 书
C. 花 -
诗中提到的“化城”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朋友聚会 -
诗中“赤城”指代什么?
A. 一种情感
B. 一个具体的地方
C. 诗人的惆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洪拟的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但洪拟更加强调了对社交的无奈与自愧,而陶渊明则更为洒脱自在,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