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亢行》
时间: 2025-01-01 15:1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云屯空如万马,督亢坡前马不下。
断虹掉尾入古城,城头浩浩乌鸦声。
昌国君亡郭隗死,鹑首赐秦天醉矣。
刺秦不刺燕必亡,万死一中当灵长。
铁椎铅筑亦此策,只未先将滈池璧。
不识荆卿一片心,当日踌躇待何客。
萧萧易水光如刀,秋风刮地吹征袍。
栈车轣辘天马劳,黄金台古生蓬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云像万马奔腾一样汇聚在空中,督亢坡前的马匹却无从下马。断虹的尾巴消失在古城之中,城头传来苍苍乌鸦的叫声。昌国的国君已死,郭隗也已去世,鹑首(指赵国的一个人)被赐给秦国,天上似乎也醉了。刺秦不刺燕,必然会导致灭亡,一死一生全在于此。铁椎铅的铸造也是这个道理,但未曾先去拿滈池的璧。荆卿(指平原君赵胜)那一片赤诚之心,岂是我当日犹豫不决时所能理解的?萧萧的易水边,水光似刀,秋风刮过,吹动着征袍。栈车轱辘声声,天马疲惫,黄金台上已生长了蓬蒿。
注释
- 督亢:地名,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郭隗:春秋时期齐国的名士,因被赵国的平原君所重用而闻名。
- 鹑首:指战国时期的一个人,象征被赐予的权力和荣耀。
- 荆卿:指平原君,赵国名将,忠诚于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泰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背景复杂,时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督亢行》是一首深具历史感和悲壮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提及,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警醒。开头的“黄云屯空如万马”,以壮阔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似乎暗示着战争的来临。紧接着“督亢坡前马不下”,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压抑,表现出在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无力感。
诗中多次提到历史人物,如昌国君和郭隗,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历史厚度。这些人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牺牲品,诗人通过他们的命运反思国家的存亡与个人的忠诚。尤其是“刺秦不刺燕必亡”,强调了在国家危亡之际,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悲壮,最后几句描绘的秋风易水,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云屯空如万马:描绘了天空中乌云聚集的情景,与万马奔腾相似,暗示着一种紧迫感。
- 督亢坡前马不下:督亢坡前的马匹无法下马,象征着战争的压迫和无奈。
- 断虹掉尾入古城:比喻断裂的希望飞入古城,隐含着对失去的感慨。
- 城头浩浩乌鸦声:乌鸦叫声的描写,增添了阴郁的氛围,暗示着不祥的预兆。
- 昌国君亡郭隗死:历史人物的死去,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悲剧。
- 鹑首赐秦天醉矣:暗示权力的转移与个人的悲哀。
- 刺秦不刺燕必亡:强调关键时刻的选择,关乎生死。
- 万死一中当灵长:在万死中寻求一生的机会,体现出勇气与智慧。
- 铁椎铅筑亦此策:比喻铸造武器的坚决态度。
- 只未先将滈池璧:提到滈池的璧,暗示历史选择的失误。
- 不识荆卿一片心:对荆卿忠诚的反思,表现出对忠诚的渴求。
- 当日踌躇待何客:追忆往日犹豫,令人遗憾。
- 萧萧易水光如刀:易水的景象,象征着决绝和悲壮。
- 秋风刮地吹征袍:秋风吹动征袍,暗示着即将出征的决心与无奈。
- 栈车轣辘天马劳:栈车的声音与天马的疲惫,隐喻着历史的沉重与疲惫。
- 黄金台古生蓬蒿:黄金台的荒凉,象征着荣华富贵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云屯空如万马”比喻战争的来临。
- 拟人:秋风如同有生命的存在,吹动征袍,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求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映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强调选择的重要性,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云:象征战争的来临。
- 乌鸦:象征不祥和悲哀。
- 易水:象征决绝与悲壮。
- 黄金台:象征繁华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督亢”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古城
- B. 战场
- C. 地名
-
“万死一中当灵长”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感慨
- B. 绝望
- C. 勇气与智慧
-
诗中提到的“荆卿”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平原君
- B. 郭隗
- C. 昌国君
答案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彭泰来的《督亢行》更加注重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豪情和壮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