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自警三首》
时间: 2025-01-16 22:1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粟黄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
鬼神每瞩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
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贫困的反思与自警。诗中提到赤粟和黄虀的味道最为醇厚,暗示即使生活清贫,仍然不必怨恨年老的孤寂。鬼神时刻注视着光明的居室,天地都知道夜晚的金色光辉。即使豪杰为了财富而燃烧自己的生命,前贤的遗骸或许也没有棺材。最后,诗人感叹,虽然生活中有许多浮云,但不要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心志。
注释
- 赤粟:一种谷物,代表贫穷时的食物。
- 黄虀:指的是一种酱料,味道鲜美。
- 云林:指隐居的地方,诗人自喻于此,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 鬼神:象征道德的监督者。
- 暮夜金:指夜晚的光辉,寓意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夸士:豪杰之意,指那些追求物质的人。
- 千驷同归尽:意指众多的马匹归于一处,象征财富与名利的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德明,号雨村,宋代诗人,晚号“白云山人”。他以豪放的个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尤其擅长词与诗。他的诗风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贫居自警三首》写于诗人生活清贫之时,表达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借此诗自警,提醒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诗歌鉴赏
《贫居自警三首》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贫困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他以赤粟与黄虀的味道为引子,表达了对生活中简单而真实的享受的珍视,认为即使生活贫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更为重要。诗中所提到的“鬼神”与“天地”,不仅是道德的象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在展现清贫生活的同时,诗人也对社会上那些追逐财富的人表示批判,指出即使是豪杰也难逃人生的无常与最终的归宿。在最后一句“一瓢千驷同归尽”,诗人用典雅的比喻,传达了财富的虚幻与人生的短暂,强调了保持内心坚定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构建出一个贫困而又充满智慧的境界,让读者在感受诗人生活困境的同时,也能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哲理与人生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粟黄虀味最深:用赤粟与黄虀的味道来比喻贫穷生活的真实。
- 此生不恨老云林: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无怨无悔,体现了人生的超然。
- 鬼神每瞩高明室:道德与良知在时刻监督着人的行为。
- 天地皆知暮夜金:即使身处黑暗,内心的光辉依然存在。
- 夸士燃脐犹殉货:批评那些为了财富而牺牲自我的人。
- 先贤覆首或无衾:前人的遗骸或许连棺材都没有,暗示财富的无常。
- 一瓢千驷同归尽:比喻财富的虚幻,最终都会消逝。
- 莫为浮云错动心:劝诫自己不要因外界的纷扰而动摇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赤粟和黄虀比喻贫穷的生活,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鬼神与天地象征着道德与良知的存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物质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浮华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独立是多么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粟:象征贫穷与简单的生活。
- 黄虀:代表生活中的美好与真实。
- 鬼神:象征道德的存在与监督。
- 暮夜金:象征内心的光辉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粟黄虀”指的是什么?
- A. 贫穷的饮食
- B. 美味的食物
- C. 昂贵的酒
-
诗人认为“夸士”为什么会燃烧自己的生命?
- A. 为了追求名利
- B. 为了追求爱情
- C. 为了追求自由
-
“一瓢千驷同归尽”这句的意思是?
- A. 财富最终都会消逝
- B. 人生如梦
- C. 自然的规律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内敛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纵情山水,后者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刘克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