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书感》

时间: 2025-01-06 13:56:26

儒生不自贵,执艺等卜祝,诗书定何物,为汝市爵禄。

唐虞虽日远,凛凛犹在目,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复。

平生麤知此,俛仰发已秃;一豪不获施,老病死岩谷。

安知万世後,终无可封俗;愿广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意思解释

雨夜书感

作者: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儒生不自贵,执艺等卜祝。
诗书定何物,为汝市爵禄。
唐虞虽日远,凛凛犹在目。
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复。
平生麤知此,俛仰发已秃。
一豪不获施,老病死岩谷。
安知万世后,终无可封俗愿。
广稽古心,端拱咨岳牧。

白话文翻译

读书人不自珍重,所学的技艺与卜卦、祝祷无异。
诗书到底能带来什么呢?不过是为了你去争取官职和俸禄。
唐虞时期虽已遥远,但那凛然的风范仍在眼前。
谁能提炼出其中的要义?治理国家的功绩也能恢复。
我这一生粗略地理解过这些,抬头俯首之间,头发已白。
一点也没有施展的机会,老病死在山谷之中。
又怎能知道千秋万世之后,终究没有什么可以封赏的俗愿?
我将广泛考究古人的思想,恭敬地向高岳和牧民请教。

注释

  • 儒生:读书人,指学习儒家经典的人。
  • 执艺:坚持技艺,指追求某种技艺。
  • 卜祝:占卜与祝祷,古代的一种迷信行为。
  • 唐虞:指古代的唐朝和虞朝,象征着理想的盛世。
  • 凛凛:形容威严、庄重。
  • 俛仰:抬头低头,指生活的状态。
  • 岩谷:山谷,隐喻艰苦的生活环境。
  • 广稽古心:广泛考究古人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厚影响力的诗人。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沈梦辰与南宋的衰弱之时,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深深的失落,表达了对古人理想的追慕与对当时社会的无奈。

诗歌鉴赏

《雨夜书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静谧的雨夜中,思绪纷飞,感慨万千。开篇便以“儒生不自贵”引入,直指当代士人的自我贬抑,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接着,诗人对唐虞盛世的追思,显露出他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平生麤知此”,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与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考量与对未来的思索。雨夜的意境更为深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儒生不自贵:批评当时儒生的自我贬低。
    • 执艺等卜祝:技艺与卜卦无异,表明诗人的失望。
    • 诗书定何物:诗书的真正价值何在?
    • 唐虞虽日远:理想中的盛世虽已遥不可及。
    • 谁能举其要:探寻治国之道的人少之又少。
    • 平生麤知此:一生对这些道理的朦胧理解。
    • 安知万世后:对未来的无奈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代的盛世与现实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通过反问增强诗歌的思考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和现实的失落之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对古代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雨夜:象征孤独与思索,营造出沉重的氛围。
  • 古人:代表理想与信念的追寻。
  • 唐虞:象征着理想社会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雨夜书感》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陆游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唐虞”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政治
    • B. 理想的盛世
    • C. 个人的经历
  3. 诗中“儒生不自贵”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自豪
    • B. 失落
    • C.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雨夜书感》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前者更偏重于个人的失落,后者则更加强调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