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薛秀才
韦庄 〔唐代〕
相辞因避世,相见尚兵戈。
乱后故人少,别来新话多。
但闻哀痛诏,未睹凯旋歌。
欲结岩栖伴,何山好薜萝。
白话文翻译:
相聚时因为避世的缘故而告别,再次相见时却已是兵戈四起。乱世之后,老朋友已所剩无几,分别以来的新话题却很多。只听闻悲哀的诏令,却没有见到凯旋的歌声。想要结伴在岩石上栖息,哪座山上适合生长薜荔与萝卜呢?
注释:
- 相辞:相互告别。
- 兵戈:这里指战争、战乱。
- 乱后:指战争结束之后。
- 故人:老朋友。
- 哀痛诏:悲伤的诏令,通常指朝廷下发的哀悼令。
- 凯旋歌:胜利归来的歌声。
- 岩栖伴:在山岩中栖息的伴侣。
- 薜萝:一种植物,象征美好、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910),字季方,号梦得,唐代诗人,晚唐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擅长描写离别、咏怀等主题。他的作品多受王维、李白影响,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赠薛秀才》写于战乱之后,表达了对昔日好友的思念与对时局动荡的感慨。诗中透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赠薛秀才》通过对古代战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的开头以“相辞因避世”引入,表明两人相聚的背景是为了躲避战乱,突显了时代的动荡不安。接着,诗人感叹“故人少,别来新话多”,这句道出了在乱世中,老友稀少的悲哀与新鲜话题的无奈,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
“但闻哀痛诏,未睹凯旋歌”一联,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哀痛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人虽然听闻了许多悲伤的消息,却未能见到胜利的希望,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欲结岩栖伴,何山好薜萝”,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借助自然意象中的薜萝,象征着美好而宁静的生活环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辞因避世:朋友相聚是为了逃避动荡的世界,表明外部环境的压力。
- 相见尚兵戈:再次见面时,仍是战乱的状态,反映出战争的持续。
- 乱后故人少:战乱过后,老朋友所剩无几,突出孤独与遗憾。
- 别来新话多:虽然分开很久,但新话题却很多,显示时代的变化。
- 但闻哀痛诏:只听到悲痛的诏令,暗示国家的动荡与悲惨。
- 未睹凯旋歌:未能看到胜利的歌声,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欲结岩栖伴:希望能与友人一起隐居于山岩,追求安宁的生活。
- 何山好薜萝:询问哪座山适合生长薜萝,象征理想的栖息之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辞因避世,相见尚兵戈”,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 比喻:如“岩栖伴”,将友谊比作栖息的伴侣,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薜萝”,增强诗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乱世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戈: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社会的不安。
- 故人:象征友谊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 哀痛诏:象征国家的悲剧与历史的沉重。
- 薜萝:象征宁静与理想生活,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相辞因避世”,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为了迎接朋友
B. 为了躲避动荡的世界
C. 为了享受生活
答案:B -
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 A. 积极向上
B. 无所谓
C. 哀痛与无奈
答案:C -
“欲结岩栖伴”,作者希望: A. 找到朋友一起隐居
B. 参加战争
C. 重新回到城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送别》与《赠薛秀才》都涉及到离别与友情,但《送别》更侧重于对离别时刻的刻画,而《赠薛秀才》则在历史背景中反映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集》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赠薛秀才》这首诗的意蕴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