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元夕)》

时间: 2025-01-08 01:23:48

春城胜绝。

暮林风舞催花发。

垂云卷尽添空阔。

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

红蕖影下勾丝抹。

老来牵强随时节。

无人知道心情别。

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元夕)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春城胜绝。
暮林风舞催花发。
垂云卷尽添空阔。
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
红蕖影下勾丝抹。
老来牵强随时节。
无人知道心情别。
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美丽景象。春天的城市显得分外美好,傍晚的树林在微风中舞动,催促着花朵的开放。云层被卷起,天空显得更加开阔。新年伊始,明亮的月亮照耀着,仿佛是一种美满的象征。在红色的荷花影下,轻轻地勾画出几笔。年纪渐长,自己依然强忍着随季节变化的情感。无人知晓我的心情与众不同,只有那只飞蛾,惊恐地看到了我鬓边的白发。

注释

  • 醉落魄:词牌名,通常用来表达情感或抒发心绪。
  • 春城胜绝:春天的城市美景无与伦比。
  • 暮林风舞:傍晚的树林在风中摇曳,形成迷人的景象。
  • 垂云卷尽:云层被风吹散,天空变得更加开阔。
  • 美满十分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圆满。
  • 红蕖影下:在红色荷花的影子下。
  • 勾丝抹:轻轻勾勒出一些笔触,形象生动。
  • 老来牵强:年纪渐长,强忍着情感的牵挂。
  • 无人知道:无人理解我的复杂心情。
  • 惟有蛾儿:只有那只飞蛾,象征对岁月流逝的惊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千峰,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和写景。

创作背景

《醉落魄(元夕)》作于元宵节,描绘了节日的欢庆与个人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城元宵节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开头两句“春城胜绝。暮林风舞催花发。”通过对春天城市美好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接下来的“垂云卷尽添空阔”,将视野扩展,表现了诗人对开阔大自然的向往。

“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一句更是通过明亮的月光暗示新年带来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内心却显得愈发复杂。“老来牵强随时节”,从欢庆的表面转折到内心的无奈,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对青春的怀念。

最后两句“无人知道心情别。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以飞蛾作为意象,象征着对衰老的恐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城胜绝:春天的城市景色美丽无比。
  • 暮林风舞催花发:傍晚时分,树林在风中摇曳,花儿随之绽放。
  • 垂云卷尽添空阔:云层被卷起,天空显得更加广阔。
  • 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新年之际,明亮的月光象征着美满。
  • 红蕖影下勾丝抹:在红色荷花的影子下轻轻描画。
  • 老来牵强随时节:年纪渐长,心情随着季节变化而牵挂。
  • 无人知道心情别:无人理解我内心的特别感受。
  • 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只有那只飞蛾,惊恐地看到了我鬓边的白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鬓边雪”比喻为白发,形象生动。
  • 拟人:风舞、蛾儿的惊恐等表现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美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体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城: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暮林:表现了自然的幽静和美丽。
  • :象征团圆和美满。
  • 红蕖:代表青春和生命的活力。
  • 蛾儿:象征着对时光流逝的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节日的景象?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鬓边雪”指的是什么?

    • A. 头发的颜色
    • B. 雪花
    • C. 云彩
  3. 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主要体现在:

    • A. 花开花落
    • B. 老来牵强随时节
    • C. 明亮的月光

答案

  1. B. 元宵节
  2. A. 头发的颜色
  3. B. 老来牵强随时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作,描绘春夜美景,主题与《醉落魄》相近。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醉落魄》在描绘夜景和内心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元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