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墨》

时间: 2025-01-19 20:51:34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白话文翻译:

珍惜这寒冬的烟雾,带着几千里的路程而来。
这应该是古老的经典文献,经过苦心钻研才能消化。
在端砚上笔墨正色,光辉照耀着蜀地的宣纸。
因为你的深厚影响,舍弃这些我便会忘却渔网。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寒烟:指寒冷的冬天的烟雾,象征着艰难的环境。
  • 携来路几千:携带着几千里的旅途,形容经历的漫长。
  • 真典诰:真正的经典文献。
  • 消得苦磨研:经过艰辛的磨练与研究才能掌握。
  • 浮端砚:在端砚上书写,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 蜀笺:蜀地的宣纸,以其质地优良著称。
  • 强濡染:深厚而持久的影响。
  • 舍此即忘筌:一旦舍弃这些,就会忘却渔网,渔网象征着工具或依赖。

典故解析:

  • 渔网: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对知识或工具的依赖,舍弃渔网意味着对传统知识的放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 780-842),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清虚,生于山西,晚期隐居于四川。齐己的诗风清新,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禅宗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谢人墨》创作于齐己晚年,当时他已隐居于山林,心境愈加淡泊。此诗表达了他对古典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珍视,及对友人赠墨的谢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与感悟。

诗歌鉴赏:

《谢人墨》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蕴深远的诗作。诗中以“岁寒烟”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远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对艰辛学习过程的珍惜。接着提到“真典诰”,不仅表达了对经典的推崇,还蕴含着对学习过程的艰苦与不易,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一句,诗人通过描绘书写的场景,将墨的光辉与宣纸的质感结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美感与精神。尤其“因君强濡染”,表达了友人对他的影响与鼓励,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也有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体现了齐己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内涵与哲思。通过对书法的赞美,诗人也在传达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重岁寒烟:诗人以“岁寒烟”象征艰苦的环境,表达对困难岁月的珍惜。
  2. 携来路几千:强调经历的漫长,暗示求知之路的艰辛。
  3. 只应真典诰:指出真正的经典需要认真研究。
  4. 消得苦磨研:强调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刻苦的磨练。
  5. 正色浮端砚:描绘书写的场景,体现书法的严谨与美感。
  6. 精光动蜀笺:表现出墨色的光辉与宣纸的优质,增强艺术意象。
  7. 因君强濡染:表达友人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8. 舍此即忘筌:暗示舍弃传统知识就会失去依赖与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寒烟”与学习生活的艰难相联系,富有诗意。
  • 对仗:如“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渔网象征对知识的依赖,寓意深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珍视知识与友谊,强调在艰难环境中对经典的坚持与对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在艺术与人生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寒烟:象征艰难的环境,暗示对生活的执着。
  • 端砚:象征书法的严谨与艺术性。
  • 蜀笺:象征着艺术的载体和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岁寒烟”是指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的烟雾
    C. 炎热的夏天

  2. “正色浮端砚”中的“端砚”是指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书法用具
    C. 一种乐器

  3. 诗人因何而受到影响? A. 书法
    B. 友人的鼓励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卫八处士》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谢人墨》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艺术的追求,但齐己更多地侧重于书法艺术的感悟,而杜甫则通过对景的描写,展现人生的艰辛与友谊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