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时间: 2025-01-19 21:42:34

多病睡眠少,长闲怀抱清。

昏灯照残梦,寒漏下高城。

落月澹将没,栖禽静复惊。

谁言冬夜永,辗转已窗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病睡眠少,长闲怀抱清。
昏灯照残梦,寒漏下高城。
落月澹将没,栖禽静复惊。
谁言冬夜永,辗转已窗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由于多病而难以入眠,内心却怀有一份清静的情怀。昏暗的灯光照耀着残留的梦境,窗外寒风透过高城的缝隙吹入。落下的月光将要消失,栖息的鸟儿静静地复苏,似乎受到惊扰。谁说冬夜漫长呢?我辗转反侧,发现窗外的光亮已经显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病:指身体多病,常常感到不适。
  • 睡眠少:形容睡得很少,难以入眠。
  • 昏灯:昏暗的灯光。
  • 寒漏:寒风从窗缝中漏进来。
  • 高城:高耸的城市或城墙。
  • 落月:即将落下的月亮。
  • 栖禽:栖息的鸟类。
  • 辗转: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 窗明:窗外的光亮。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栖禽静复惊”可以联想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风格多样著称,常以个人经历和家国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国势衰弱、战乱频仍的背景下,诗人在病痛和孤独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冬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清冷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苦闷。首句“多病睡眠少”直入主题,表明了诗人因身体的多病而难以入眠的状态。接下来的“长闲怀抱清”则透露出他在此刻的清静心境,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昏暗的灯光与残梦交织,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

“寒漏下高城”描绘了窗外冷风透入的情景,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感的映射。落月即将消失,栖禽静复惊,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变化,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最后一句“谁言冬夜永,辗转已窗明”将全诗推向高潮,质疑冬夜的漫长,实际上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的思考。尽管外界寒冷而漫长,内心的明亮与希望依然存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中,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多病睡眠少:直接表述诗人身体的多病,影响了他的睡眠。
  2. 长闲怀抱清:在病痛的空闲中,诗人仍然保有一份清明的心境。
  3. 昏灯照残梦:昏暗的灯光照耀着模糊的梦境,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状态。
  4. 寒漏下高城:寒风透过高耸的城墙漏入,增强了寒冷的感觉。
  5. 落月澹将没:即将消失的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栖禽静复惊:栖息的鸟儿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惊扰,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反应。
  7. 谁言冬夜永:质疑冬夜的漫长,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8. 辗转已窗明:经过辗转反侧,窗外的光亮已显现,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多病睡眠少”与“长闲怀抱清”,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拟人:“栖禽静复惊”将鸟类的反应赋予了人类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比喻:“落月澹将没”用落月比喻时间的流逝,富有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在寒冷的冬夜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自身的反思,表达了孤独与希望、痛苦与宁静之间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夜:象征寒冷与孤独,同时也代表时间的流逝。
  • 昏灯:暗示迷茫与不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落月:象征时间的消逝与希望的渐行渐远。
  • 栖禽:自然界的生灵,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状态引入主题?

    • A. 多病
    • B. 睡眠
    • C. 清闲
      答案:A
  2. “寒漏下高城”中的“寒漏”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寒风
    • B. 寒冷的雨水
    • C. 高城的阴影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希望
    • C. 疲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情境,但陆游的《冬夜》更强调冬夜的孤独与内心的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怀旧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