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秘书彭止所
文天祥
人物孤中秘,神山返异仙。
目穿陪绋处,梦断曝书年。
玉质应无死,韦编岂不传。
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秘书彭止所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彭止所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才华如同神山上的仙人一般超凡脱俗。凝视着与他相伴的绸缎,梦却在岁月的流逝中破灭。即使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经典的著作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我不禁流下了泪水,这个月圆之夜,又能与谁分享我的思念呢?
注释:
- 人物:指彭止所,秘书的身份暗示其才华横溢。
- 孤中秘:孤独中有着深厚的秘密与内涵。
- 神山:象征着高洁与超凡,彭止所的才华如同仙人。
- 目穿陪绋处:目光穿透与他相伴的绸缎,暗指对往昔的怀念。
- 梦断曝书年:梦境破碎,书籍的年限显示时间的流逝。
- 玉质:象征彭止所的高洁品德。
- 韦编:指经典著作,象征智慧与传承。
- 奠刍和泪遣:在悲伤中献上祭品与泪水,表达哀悼。
- 此月向谁圆:月圆之夜,思念无处寄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天祥,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积极参与抗元斗争,后被俘,表现出坚贞的爱国精神。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文天祥在战乱中失去许多挚友,彭止所作为其知己之一,生前与文天祥有着深厚的情谊。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感真挚,蕴含对友人彭止所的深切怀念。开篇以“人物孤中秘”引入,展现彭止所的孤独与才华,紧接着通过“神山返异仙”将其人品提升至仙境,突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诗人以“目穿陪绋处”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仿佛目光穿透时光,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
“梦断曝书年”则巧妙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往昔的美梦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破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的“玉质应无死”,则是对彭止所高洁的品德的赞美,然而“韦编岂不传”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仿佛在预言即使是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
最后两句“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悲伤,月圆之夜,孤独的思绪无处寄托,情感的真实与深沉,让人深感共鸣。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文天祥高超的诗才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物孤中秘:指彭止所独特的才华和身份。
- 神山返异仙:将彭止所比作神仙,突出其超凡的气质。
- 目穿陪绋处:通过凝视,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 梦断曝书年:表达时间的流逝与梦想的破灭。
- 玉质应无死:彭止所的高洁品德,象征不死的精神。
- 韦编岂不传:经典作品难以流传的无奈。
- 奠刍和泪遣:献祭与泪水,表达哀悼之情。
- 此月向谁圆:月圆之夜,思念无处寄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彭止所比作神仙,突显其才华。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梦断”暗示梦想的脆弱与无情。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彭止所的追忆与哀悼,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孤独:象征人生的孤寂与内心的秘密。
- 神山:象征高洁与超凡的才华。
- 月亮:象征思念与团圆的愿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神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超凡脱俗的才华
- C. 战争
- “韦编”指什么?
- A. 书籍
- B. 音乐
- C. 诗歌
- 诗人对彭止所的态度是?
- A. 憎恨
- B. 怀念与惋惜
- C. 漠不关心
- 诗中提到的“神山”象征什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同样是怀念友人的作品,李白的《夜泊牛津》展现了对友的思念,但情感更为洒脱而豪放;而文天祥的《哭秘书彭止所》则显得更加沉重与深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