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拂水雪岩
作者: 钱籍 〔明代〕
晓来飞雪满千山,
人在悬崖断壁间。
十里平湖诗思绝,
攀萝侧耳听潺湲。
白话文翻译:
清晨,飞雪覆盖了千山万岭,
我身处悬崖绝壁之间。
十里宽阔的湖面上,诗意已然消散,
我攀着藤萝,侧耳倾听水流潺潺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清晨。
- 飞雪:飘落的雪花。
- 满:形容数量很多。
- 千山:众多的山。
- 人在:这里的“人”指的是诗人自己。
- 悬崖断壁:形容高耸的山崖和峭壁。
- 十里平湖:宽阔的湖面,十里可见。
- 诗思:写诗的灵感和情感。
- 攀萝:攀爬藤萝。
- 侧耳:倾耳而听。
- 潺湲:水流轻轻流淌的声响。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飞雪”和“平湖”是常见的自然意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籍,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拂水雪岩》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拂水雪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诗人在清晨的飞雪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冷静,心中却涌动着深深的孤独和思考。诗的开头以“晓来飞雪满千山”引入,展现了冬季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飞雪覆盖山脉,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净了。接着“人在悬崖断壁间”,诗人自我定位于高耸的山崖之间,暗示他置身于一种孤立的状态,感受到与世隔绝的沉静。
“十里平湖诗思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已然消逝,似乎在广阔的湖面上,自己的诗思被无情的现实所掩盖。最后一句“攀萝侧耳听潺湲”,则通过攀爬藤萝的细节,描绘出诗人倾听自然声音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整首诗融合了静谧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既有对外部环境的细致观察,又流露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索,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美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来飞雪满千山:描写清晨雪花飘落,覆盖了无数山峰,生动展现了冬日的壮丽景象。
- 人在悬崖断壁间:诗人身处险峻的崖壁之间,暗示孤独与坚韧的生存境遇。
- 十里平湖诗思绝:在宽阔的湖面上,诗人的灵感似乎消失了,感受到创作的瓶颈。
- 攀萝侧耳听潺湲:通过攀爬藤萝,倾听水流声,表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飞雪”与“潺湲”,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水流声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在美丽的自然面前,人的灵感与思绪的脆弱。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悬崖:象征挑战与孤独。
- 平湖:象征广阔与空旷,反映内心的失落。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来飞雪满千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花开
B. 冬天的雪景
C. 夏天的炎热 -
诗人在“十里平湖诗思绝”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快乐 -
“攀萝侧耳听潺湲”中,诗人通过什么方式与自然沟通?
A. 目光
B. 耳朵
C. 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比较钱籍的《拂水雪岩》和王维的《终南山》,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但钱籍更侧重于孤独感,而王维则在自然中体验到一种宁静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鉴赏》
- 《山水诗的意境与审美》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