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舟中》

时间: 2025-01-19 15:30:18

猿啼两岸夕阳催,江上何人赋落梅。

山影漫随烟霭去,钟声时杂雨风来。

鸟穿叠嶂阴云合,舟入重岩石壁开。

到此蓬莱知不远,我今新自蜀东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猿啼两岸夕阳催,江上何人赋落梅。
山影漫随烟霭去,钟声时杂雨风来。
鸟穿叠嶂阴云合,舟入重岩石壁开。
到此蓬莱知不远,我今新自蜀东回。

白话文翻译:

猿声在两岸响起,夕阳催促着时光的流逝;江边有谁在吟咏落梅?
山影随着烟雾渐渐远去,钟声时而伴随着雨风而来。
鸟儿飞穿重重叠叠的山峦,阴云密布;小舟进入险峻的岩石之间。
来到这里,我知道蓬莱山并不遥远,我刚从蜀东回到这里。

注释: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孤独与自然的结合。
  • :作诗、吟咏的意思。
  • 落梅:指梅花落下,象征着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祥淑,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巴东舟中》创作于诗人游历巴东时,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致和个人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巴东舟中》是一首典雅而富有韵味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和理想归宿的思考。首联“猿啼两岸夕阳催”通过猿声和夕阳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沉思的氛围,表明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第二联“江上何人赋落梅”则引入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悟,落梅的意象不仅象征着凋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山影、钟声、雨风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鸟穿叠嶂阴云合”中的鸟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舟入重岩石壁开”则表现出诗人勇敢探索未知的精神。最后一句“到此蓬莱知不远”,点明了诗人对于理想归宿的渴望,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猿啼两岸夕阳催:猿声在两岸回响,夕阳的光辉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江上何人赋落梅:在江边,有谁在吟咏落梅,表现了对逝去美好的惋惜。
  3. 山影漫随烟霭去:山的影子在烟雾中渐行渐远,象征着人生无常。
  4. 钟声时杂雨风来:钟声和雨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5. 鸟穿叠嶂阴云合:鸟儿在重叠的山峦之间穿梭,暗示着生命的活力。
  6. 舟入重岩石壁开:小舟驶入险峻的岩石之间,表现出探索的勇气。
  7. 到此蓬莱知不远:来到这里,蓬莱仙境似乎并不遥远,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
  8. 我今新自蜀东回:我刚从蜀东回到这里,暗示着旅途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梅”比喻生命的无常。
  • 拟人:如“猿啼”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山影漫随烟霭去,钟声时杂雨风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归宿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的风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自然的呼唤。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落梅:象征美好的逝去与对往事的追忆。
  • 蓬莱:象征理想的归宿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猿啼”指的是: A. 鸟叫声
    B. 猿猴的叫声
    C. 风声

  2. “到此蓬莱知不远”中的“蓬莱”象征: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归宿
    C. 旅游目的地

  3.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A. 山影、钟声
    B. 花草树木
    C. 江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宁静与和谐。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了壮丽的山水与人生的豪情,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