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禽声急而似可晓乡人以催税目之其声亦颇类》

时间: 2025-01-04 10:36:40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

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

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

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 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 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 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白话文翻译: 奇怪的是,小小的鸟儿似乎有知觉,它那小小的嘴巴究竟在做什么呢? 它整天都能巧妙地鸣叫,深深地为了当时远离危害而思考。 布谷鸟还应该勤奋地播种,春天的田地为何要计较公私呢? 谁能像它那样独自占据催税的考核,不再有阳城那样恨自己拙劣迟缓的遗憾。

注释:

  • 怪底:奇怪的是。
  • 微禽:小鸟。
  • 区区:小小的。
  • 舌吻:嘴巴。
  • 奚为:做什么。
  • 能鸣巧:巧妙地鸣叫。
  • 远害思:远离危害的思考。
  • 布谷:布谷鸟,春天常见的鸟类,常被认为是播种的象征。
  • 春畦:春天的田地。
  • 较公私:计较公私。
  • 催科考:催税的考核。
  • 阳城:地名,此处可能指某个地方或人物,具体背景不详。
  • 恨拙迟:恨自己拙劣迟缓。

诗词背景: 作者廖行之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只小鸟的鸣叫,隐喻了当时社会中催税的情景,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鸟的鸣叫为切入点,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小鸟以智慧和思考的能力,从而引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怪底微禽似有知”一句,既表达了对小鸟行为的惊讶,也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疑惑。后文通过对布谷鸟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播种和催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社会公私不分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小鸟的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首句“怪底微禽似有知”,通过“怪底”和“似有知”的搭配,表达了对小鸟行为的惊讶和对其智慧的认可。
  • 次句“区区舌吻竟奚为”,用“区区”形容小鸟的嘴巴,强调其微小,而“竟奚为”则引出对小鸟行为的疑问。
  • 第三句“欲将终日能鸣巧”,通过“能鸣巧”形容小鸟的鸣叫技巧,暗示其行为的巧妙和目的性。
  • 第四句“深为当时远害思”,用“深为”和“远害思”表达了对小鸟行为的深刻理解和对其远离危害的思考。
  • 第五句“布谷尚应勤播种”,通过“布谷”和“勤播种”的搭配,引出春天的播种活动,与催税形成对比。
  • 第六句“春畦何事较公私”,用“春畦”和“较公私”表达了对春天田地公私不分的批判。
  • 第七句“谁如独占催科考”,通过“独占”和“催科考”的搭配,强调了催税的独占性。
  • 第八句“无复阳城恨拙迟”,用“无复”和“恨拙迟”表达了对过去遗憾的否定和对现状的接受。

意象分析:

  • 微禽:小鸟,象征着微小和脆弱,但在诗中被赋予了智慧和思考的能力。
  • 舌吻:小鸟的嘴巴,象征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 布谷:布谷鸟,象征着春天的播种和生机。
  • 春畦:春天的田地,象征着农业和生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微禽”指的是什么? A. 小鸟 B. 小兽 C. 小鱼 D. 小虫

  2. 诗中“布谷尚应勤播种”一句,布谷鸟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播种 B. 秋天的收获 C. 冬天的休息 D.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春畦何事较公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批判? A. 农业生产 B. 社会公私不分 C. 政治腐败 D. 经济不景气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鸟鸣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廖行之的这首诗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王维的《鸟鸣涧》与廖行之的这首诗都通过鸟鸣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