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春蒙恩召试时年六址》

时间: 2025-01-01 15:44:42

君王初未识相如,谁与殷勤荐子虚。

莫笑粗官便无用,粗官也解试中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王初未识相如,
谁与殷勤荐子虚。
莫笑粗官便无用,
粗官也解试中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君王还没有认识到我相如的才华,有谁愿意殷勤地推荐我呢?
不要因为我职位低微就轻视我,
其实即使是粗官也能懂得考核中书的道理。

注释: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以才华出众著称。这里用以比喻自己。
  • 殷勤:形容热情周到的态度。
  • 子虚:指的是虚构的事物或人,可能是指自己的才华未被重视。
  • 粗官:指的是地位较低的官员。
  • 试中书:指的是在中书省进行的考试或考核,是对官员能力的检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相如”,是对司马相如的敬仰,强调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也暗示了汉代以相如为代表的文人对政治的影响。此外,诗中提到的“中书”则是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负责文书和机要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抒情和咏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官场徘徊、未被重用之际,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官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开篇“君王初未识相如”,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处境——被忽视的才华。接下来的“谁与殷勤荐子虚”,则展现了作者对推荐自己的渴望和无奈。最后两句“莫笑粗官便无用,粗官也解试中书”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是地位较低的官员,也能拥有自己的价值与能力。这种自信与对现实的不屈的态度,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还隐含着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者在诗中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对才能被重视的期盼,激励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要相信自身的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王初未识相如:君主尚未识别我相如的才华,暗示自己才华未被发掘。
    • 谁与殷勤荐子虚:没有人愿意热心推荐我,表达一种孤独感。
    • 莫笑粗官便无用:不要因为我的官职低微而看不起我。
    • 粗官也解试中书:即使是低级官员也能懂得考核的重要性,强调自己的能力。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粗官与高官的能力,突出作者自身的价值。
    • 反问:利用反问的形式加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的失落感,同时也强调了自身价值,不论地位高低,都应被认可。

意象分析:

  • 相如:象征着才华与理想。
  • 粗官:象征着被轻视的身份,反映出社会对官员的偏见。
  • 中书:代表着官僚体制,暗示对官场的复杂认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司马相如
    • B. 李白
    • C. 杜甫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官场的赞美
    • B. 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与期盼被重视
    • C. 对古代文人的批评
  3. “粗官也解试中书”中“试中书”指的是什么?

    • A. 考试
    • B. 中书省的工作
    • C. 书法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姜特立的自信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反映出当时诗人的心境,但表达的情感基调迥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