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绿阴)》
时间: 2025-01-14 08:04: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遇乐(绿阴)
作者:蒋捷 〔宋代〕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翦,声度深几许。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透过池塘,湿润的气息渗入山阁,犹如凝聚的雪气。在蝉声未起之前,蝶影已逝,花事也随流逝的水而消散。今天我再次走到西园的小径,半遮半掩地醉吟着,衣袂飘舞。除非那只黄莺身材瘦小,才暗中引领幼鸟穿过。这时梅檐滴水,风吹断了水滴,洒下斜阳的一缕余晖。玉子敲打着棋子,香绡在风中落下,声音深沉而悠远。层层的离愁,迷离如此,像是点破了那些轻薄的烦恼。想必难以认出争春的旧馆,倚靠着红杏树的地方。
注释
- 清逼:清明的阳光逼近。
- 雪气凝聚:像雪一样的气息凝聚。
- 蝉前、蝶后:指蝉声未起,蝶影已逝。
- 醉筇吟袂:醉意中拿着竹杖吟诗,衣袂飘舞。
- 莺身瘦小:指黄莺体型小巧。
- 梅檐溜滴:梅花下的屋檐水滴。
- 玉子:指围棋的棋子。
- 层层离恨:多重的离愁别绪。
典故解析
本词中提到的“红杏”常用来象征春天和希望,寓意着温暖的情感。此外,词中提到的“莺”与“雏”常在古诗中用以象征生机与生命的延续,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捷(生卒年不详),字文华,号云亭,南宋著名词人,善于抒情,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的情感常被自然景物所激发,从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永遇乐(绿阴)》是蒋捷的一首代表作,呈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词的开头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致,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全词用词考究,意象丰富。尤其是“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后半部分则通过“梅檐溜滴,风来吹断”,表现出生命中的无常与变迁,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词中反复出现的“离恨”主题,流露出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仿若在阐述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尽管生命短暂,离愁别绪常伴,但在自然的陪伴中依然可以找到一丝慰藉与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逼池亭:早晨的阳光清晰地照耀着池塘和亭子。
- 润侵山阁:湿润的空气渗透入山上的阁楼。
- 雪气凝聚:空气中凝聚着像雪一样的清冷气息。
- 未有蝉前,已无蝶后:在蝉声未曾响起时,蝴蝶的身影早已消失。
- 花事随逝水:花的盛开与凋零如同流水般难以把握。
- 西园支径,今朝重到:今天我再次走到了西园的小径。
- 半碍醉筇吟袂:半遮住我醉意中的竹杖与飘舞的衣袂。
- 除非是莺身瘦小:只有瘦小的黄莺,才会暗中引领幼鸟飞去。
- 梅檐溜滴:梅花下的屋檐水滴声。
- 风来吹断:风吹来,水滴声被打断。
- 放得斜阳一缕:洒下斜阳的一缕余晖。
- 玉子敲枰:围棋的棋子被敲击声响。
- 香绡落翦:香绡随风飘落。
- 声度深几许:声音的深远程度不知几何。
- 层层离恨:多重的离愁别绪。
- 凄迷如此:情感如此迷离。
- 点破谩烦轻絮:点破了那些轻薄的烦恼。
- 应难认争春旧馆:想必难以认出争春的旧居。
- 倚红杏处:倚靠着红杏树的地方。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气凝聚”形象地比喻清晨的气息。
- 拟人:水滴声与风的动作让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未有蝉前,已无蝶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离愁别绪的敏感,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情与哲思。
意象分析
- 清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蝉、蝶: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 西园:代表着回忆与思索的场所。
- 梅檐、斜阳:自然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离恨:象征着人间的情感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逼池亭”中的“清”指的是什么?
- A. 清水
- B. 清明的阳光
- C. 清风
- D. 清香
-
词中提到的“莺”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离愁
- C. 幸福
- D. 生命的延续
-
“梅檐溜滴”表现了什么自然现象?
- A. 雪
- B. 雨
- C. 露水
- D. 水滴声
答案:
- B
- D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 《如梦令》(李清照)——抒发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永遇乐(绿阴)》与《青玉案》: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但蒋捷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辛弃疾则更多表现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激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蒋捷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