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

时间: 2025-01-19 17:51:17

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

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

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

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
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
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
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

白话文翻译:

山中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沙泉旁水声细微流动。
在梦中没有遥远的旅途,醉酒中失去了孤独的愁苦。
贫穷的我像骑马的相如,心中思念着季子那件寒冷的裘衣。
孩子们在新雨过后欢快地嬉闹,裹着饭团出门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萧:形容雨声细微、凄凉。
  • 咽咽:形容水流细微而缓慢的声音。
  • 无远道:指梦中没有遥远的旅途。
  • 醉里:形容醉酒状态。
  • 孤愁:孤独的忧愁。
  • 贫卖相如骑:贫穷的我像相如一样骑马。
  • 季子裘:指的是季子所穿的裘衣,表示对温暖的渴望。
  • 新霁:指雨后初晴。
  • 闲游:指悠闲地游玩。

典故解析:

  • 相如: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辞士屈原,他的形象多与高洁贫贱相联系。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札,以仁义著称,寓意深厚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其作品广泛涉及爱国、山水、田园等题材,以豪放、清新见长,是宋代诗词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枕上作》写于作者晚年,正值南宋国势日衰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折射出个人的孤独与贫困。

诗歌鉴赏:

《枕上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寂静雨夜中的沉思与感悟。开头两句“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细雨和泉水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常与孤独。

接下来的“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麻木。在梦中,远道仿佛不再重要,醉酒使他忘却了孤独的愁苦,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安宁的渴求。

第三联“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则转入对物质生活的反思,诗人用“贫”字直白地道出了自己的处境,借用相如与季子的典故,表达对温暖和安逸的向往。

最后一联“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描绘出儿童们在雨后欢快玩耍的场景,象征着生活中的一丝希望与快乐。

整首诗在细腻的景象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也道出了人们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雨萧萧过:细雨如丝,声响清脆,表明环境的宁静。
  2. 沙泉咽咽流:泉水流淌声细,增添了诗的幽静气息。
  3. 梦中无远道:在梦中不再有遥远的旅途,表现出对生活的逃避。
  4. 醉里失孤愁:醉酒中忘却了孤独的忧愁,体现了一种麻木感。
  5. 贫卖相如骑:以“相如”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贫穷,但志向不屈。
  6. 寒思季子裘:思念季子那件温暖的裘衣,象征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7. 儿童报新霁:儿童们在雨后欢快玩耍,象征生活的希望。
  8. 裹饭出闲游:孩子们快乐的游玩,反映出生活中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相如,表达志向。
  • 拟人:山雨、沙泉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雨:象征生活的变幻与无常。
  • 沙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儿童:象征生活中的希望与快乐。
  • 裘衣:象征温暖与安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如”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 A. 西汉
    • B. 唐
    • C. 宋
    • D. 明
  2. “儿童报新霁”中的“新霁”指的是:

    • A. 新的天气
    • B. 新的事物
    • C. 雨后初晴
    • D. 新的开始
  3.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思索
    • C. 愤怒
    • D. 满足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与陆游同为古代诗人,两者的风格虽各有千秋,但皆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而陆游的《枕上作》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