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学士时作)》
时间: 2025-01-01 12:5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学士时作)
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
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
白头方见绝,遥为一沾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个人追求的思考。诗中提到,为了国家的利益,自己不求荣华富贵;内心始终保持自我保护,不学那些张扬的人。自嘲内心有所不足,对那些不公正的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伯仁(指的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在死后也不向他人诉说自己的苦衷。富贵的岁月渐渐变得遥远,往日的风尘也逐渐稀少。到了白头之年,方才明白一切已经绝望,只能远远地叹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羊舌: 这里指的是“为国谋利”的比喻,羊舌是古代诗人用来比喻良言。
- 心自保: 自我保护的心态,指作者对自己内心的坚守。
- 张陈: 指张扬、展示自己,暗含对这种行为的批判。
- 伯仁: 伯牙(高山流水)与钟子期的故事,象征知音之情,强调不愿诉说的沉默。
- 富贵年皆长: 富贵的岁月长久,但在岁月的消磨中显得无所谓。
典故解析:
- 伯仁: 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伯牙在失去知音钟子期后的孤独与悲伤,寓意深厚的友谊和内心的沉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关注民生疾苦,作品风格清新、平易,常揭示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元稹学士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与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洋溢着元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他通过“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生活。接下来的“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自我保护的看重,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纯粹与独立。
诗中不断提及的“自笑心何劣”,显露出作者对自身的反思与自嘲,反映出一种谦逊的态度。他不愿向他人诉说自己的苦恼,似乎在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两句“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则表现了岁月流逝后的淡然与对过往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元稹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 表达为国家利益付出,而非个人私利。
- 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 自我保护,不愿随波逐流。
-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自嘲内心的不足,强调自我判断。
-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引用伯牙的故事,体现沉默的坚守。
- 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 描述富贵渐远,世事变迁。
- 白头方见绝,遥为一沾衣: 表达对人生终极的感慨,渴望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 “羊舌”比喻忠诚的言辞。
- 对比: 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对比。
- 引用: 伯仁的故事增加了诗的深度与哲理性。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个人理想与责任、对社会的不公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羊舌: 象征忠诚的言辞与为国的心志。
- 白头: 象征人生的终点,体现岁月的流逝。
- 伯仁: 象征深厚的友谊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为国谋羊舌”中的“羊舌”比喻什么?
- A. 个人利益
- B. 忠诚的言辞
- C. 国家
- D. 朋友
-
诗中提到“伯仁”,他象征的是?
- A. 忍耐
- B. 深厚友谊
- C. 忘却
- D. 富贵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失望
- B. 愤怒
- C. 淡泊
- D. 喜悦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诗作都关注社会民生,但元稹更强调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与民众疾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