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赠荷花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原文展示: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常相映一作长相映。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花和叶总是难以相配,花朵放在金盆里,叶子却成了尘埃。
唯有那绿荷和红菡萏,随风摇曳,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这花和这叶常常交映,绿意渐减,红色渐衰,让人感到无比的忧愁。
(“常相映”也可以理解为“长相映”,强调它们的相互映衬。)
注释:
- 世间花叶不相伦:形容世间的花和叶子不能相配。
- 金盆:指盛放花卉的金色盆器。
- 作尘:变成尘埃,指叶子没有价值。
- 惟有:只有。
- 卷舒:指荷花的开放与合拢。
- 任天真:随意自然,没有拘束。
- 翠减红衰:绿叶渐渐减少,红花逐渐衰败。
- 愁杀人:令人感到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充满情感,语言华丽,常运用典故和象征,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赠荷花》是李商隐在一个夏日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荷花的喜爱和对花叶无常的感慨。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李商隐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赠荷花》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诗,李商隐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诗的开头通过对比,指出花和叶之间的矛盾,暗示人间事物的无常与不协调。接着,诗人用“惟有绿荷红菡萏”的句子引出荷花的独特之美,表现了它们的自由与自然。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荷花与荷叶相映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尤其是“翠减红衰”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李商隐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荷花在炎夏盛开,却也暗示着美好终将逝去,给人以深深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花叶不相伦:强调人间花与叶的不同,象征着事物的难以统一。
- 花入金盆叶作尘:比喻美丽的事物往往伴随不相称的结果。
- 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独特,表现出一种纯粹的美。
- 卷舒开合任天真:荷花随风摇曳,自然无拘,透露出一种天真烂漫。
- 此花此叶常相映:花与叶的映衬,象征着生命的相互依赖。
- 翠减红衰愁杀人:绿意的减少和红花的衰败,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忧愁。
修辞手法:
- 对比:花与叶的关系,表现出人生的无常。
- 比喻:金盆与尘埃,象征着价值的对立。
- 拟人:荷花的“卷舒开合”使其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荷花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流逝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和高洁的品质。
- 叶子:常常代表生命的衰败与无常。
- 金盆:象征着奢华与价值。
- 尘埃:代表着事物的短暂和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赠荷花》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李商隐
C. 杜甫
D. 王维 -
“翠减红衰愁杀人”中“翠减”和“红衰”分别指什么? A. 绿叶减少和红花凋谢
B. 绿草减少和红色衰退
C. 青色减少和红色衰败
D. 绿色减少和红色死亡 -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与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荷花》(王安石)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赠荷花》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同时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商隐更着重于生命的短暂,而张若虚则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