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霁 张耒 〔宋代〕
丰隆故犯青冥上,列缺应逢返照还。 楼外细蟾呈窈窕,枝间少女故徘徊。
白话文翻译:
雷神故意在高空作响,闪电应当在夕阳下回归。 楼外的细月显得窈窕,树枝间的少女依然徘徊。
注释: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青冥:指天空。
- 列缺:古代神话中的闪电神。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细蟾:指月亮。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 少女:这里指年轻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通过神话元素和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傍晚,诗人观察到天空的变化和周围景色的美丽,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诗中通过神话和自然景物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艺术表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天晴为背景,通过神话元素和自然意象的结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丰隆故犯青冥上”,以雷神丰隆在高空作响的形象,展现了雨后的天空依然充满活力。次句“列缺应逢返照还”,则通过闪电神列缺在夕阳下回归的景象,暗示了雨过天晴的宁静与美好。后两句“楼外细蟾呈窈窕,枝间少女故徘徊”,则通过月亮的窈窕形象和少女在树枝间的徘徊,增添了诗意的柔美和生活的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雷神丰隆的形象,描绘了雨后天空的活力和变化。
- 次句通过闪电神列缺的回归,表达了雨过天晴的宁静与美好。
- 后两句通过月亮的窈窕形象和少女的徘徊,增添了诗意的柔美和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神话元素的比喻,增强了诗意的神秘感和艺术效果。
- 拟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如“丰隆故犯青冥上”,赋予了天空以生命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如“丰隆故犯青冥上,列缺应逢返照还”,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合了神话元素和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艺术表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丰隆:雷神的意象,象征着天空的活力和变化。
- 列缺:闪电神的意象,象征着雨过天晴的宁静与美好。
- 细蟾:月亮的意象,象征着夜晚的柔美和宁静。
- 少女:年轻女子的意象,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丰隆”指的是什么? A. 雷神 B. 闪电神 C. 月亮 D. 少女
- 诗中的“列缺”指的是什么? A. 雷神 B. 闪电神 C. 月亮 D. 少女
- 诗中的“细蟾”指的是什么? A. 雷神 B. 闪电神 C. 月亮 D. 少女
- 诗中的“少女”象征着什么? A. 天空的活力 B. 雨过天晴的宁静 C. 夜晚的柔美 D. 生活的气息和美好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雨霁》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张耒的诗更注重神话元素的运用,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梦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