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白话文翻译:
在火焰般的苦难中煎熬,像霜打过的松树一样折损自己的身体。因为知道众生的苦痛,死去也不过是人之常情。
注释:
- 火宅:指人间的苦难与烦恼,借用佛教中的比喻。
- 煎熬:形容在苦难中受折磨。
- 霜松:霜打的松树,暗示受到伤害,生机被削弱。
- 群动:众生,指世间的人。
- 易死不过人:死亡是人类普遍的命运和常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诗人”的身份参与政治,提倡“平易近人”的诗风。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人生的晚期,反映了他对人生苦短、众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借用佛教思想,表达对世间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自悲》一诗通过火宅、霜松等意象,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常。诗中“火宅煎熬地”不仅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烦恼的深重,犹如在火中煎熬。白居易用霜松来比喻自身的脆弱与不堪,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诗人深知生命的脆弱与痛苦,因而对“群动内”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易死不过人”直指人之常情,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平和与接受。整体上,诗歌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叹,表现了诗人对自我与众生命运的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火宅煎熬地:表达了诗人生活中的苦难,火象征着痛苦。
- 霜松摧折身:比喻自己如同遭霜打的松树,暗示了身心的疲惫与脆弱。
- 因知群动内:因了解众生的痛苦,深化了对人生命运的理解。
- 易死不过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接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火宅”和“霜松”来形象化人生的苦难。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悟,强调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体现了对众生命运的同情与理解。
意象分析:
- 火宅:象征着痛苦与烦恼,反映人生的苦难。
- 霜松:代表脆弱与受损,象征生命的脆弱。
- 群动:指世间众生,表现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火宅”的意思是? A. 美好的生活
B. 人生的苦难
C. 自由的空间
D. 快乐的时光 -
填空题:诗中“霜松”比喻诗人的和。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易死不过人”意味着死亡是人类的常态。(对/错)
答案:
- B
- 脆弱,受损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自悲》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苦难的感受与人生命运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强调个体的脆弱,而杜甫则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