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晴雪》
时间: 2025-01-06 07:1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小住隔尘寰,
日日登临兴未阑。
大雪又添图画好,新晴闲曳杖藜看。
玲珑万树苍髯亚,
闪烁千峰白玉寒。
最怪懒云堆不起,
迷离何处辨烟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常常在西山小住,与尘世隔绝,每天登高眺望,兴致仍未减退。大雪的降临让山景更加如画,而新晴的日子里,诗人悠闲地摇着拐杖欣赏风景。无数玲珑的树木披着白雪,像苍髯的老者,千峰闪烁着如白玉般的寒光。最奇怪的是,懒惰的云朵似乎不愿意堆起,迷离的景色中难以辨认出烟雾与山峦。
注释:
- 西山:指西边的山,常用来指代山川的宁静与美丽。
- 小住:短暂居住,停留。
- 尘寰:尘世,世俗的纷扰。
- 兴未阑:兴致未减,仍有兴致。
- 杖藜:拐杖,藜是植物名,常用来做拐杖。
- 玲珑:形容细致小巧,精致。
- 苍髯:形容古老的白色胡须。
- 懒云:懒散的云,表现出云的惰性。
- 烟峦:烟雾缭绕的山峦,形容模糊不清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汝赓(1880-1942),字子华,号渔山,近现代诗人,参与过五四运动,创作了大量诗歌,以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西山游玩时,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诗中所描绘的雪后晴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在清新环境中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西山晴雪》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山雪后的宁静与美丽,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篇以“西山小住隔尘寰”引入,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随即将读者带入诗人日常的登高兴致,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描写“大雪又添图画好,新晴闲曳杖藜看”,则进一步展现了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象,诗人悠闲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诗中“玲珑万树苍髯亚,闪烁千峰白玉寒”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大雪覆盖下的树木与山峰的壮丽,给人一种清新而又苍翠的感觉。
最后两句“最怪懒云堆不起,迷离何处辨烟峦”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思考,云朵的懒惰与山峦的迷离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与深邃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山小住隔尘寰:诗人短暂地在西山居住,与尘世的烦扰相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日日登临兴未阑:每天都登高望远,兴致依然高昂,表达了诗人的乐观与向上。
- 大雪又添图画好,新晴闲曳杖藜看:大雪让山景更美,晴天里悠闲地散步,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
- 玲珑万树苍髯亚:描绘了被雪覆盖的树木,形象生动,体现自然的精致美。
- 闪烁千峰白玉寒:山峰在阳光下闪烁,像白玉般的寒冷,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
- 最怪懒云堆不起:云朵未能堆起,显得懒散,增添了幽默感。
- 迷离何处辨烟峦:山峦在烟雾中模糊不清,表露诗人对自然的思索与迷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苍髯”,生动形象。
- 对仗:如“玲珑万树”与“闪烁千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懒云的“懒”字,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山雪后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闲适与淡定,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宁静与自然之美。
- 雪:象征纯洁与冷静,给人以清新感。
- 杖藜:象征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 阳光与白玉:象征光明与美的结合,展现自然的魅力。
- 云与烟峦:象征迷离与不确定,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山小住隔尘寰”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的工作
B. 宁静的生活
C. 旅行的经历 -
“玲珑万树苍髯亚”中的“玲珑”指的是什么?
A. 大树
B. 小巧精致的树木
C. 枯树 -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A. 阴雨
B. 大雪后晴
C. 刮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雪梅》 - 王冕
诗词对比:
- 王汝赓的《西山晴雪》:描绘雪后山景的清新与闲适。
- 王冕的《梅花》:同样描绘冬季的美景,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傲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王汝赓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为《西山晴雪》的综合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