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面槁发鬅鬙,衰残百不能。
夜房侵户月,晨砚满池冰。
药债多于酒,蔬餐薄过僧。
年深拄杖折,自斫涧边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年衰老的状态和生活的窘迫。面容憔悴,头发灰白,身体衰弱得让人无法自理。夜晚月光透入书房,早晨的砚台上结满了冰霜。药费比酒钱还要多,蔬菜的餐食甚至不如出家人。岁月流逝,拄杖都快断了,只能自己去山涧边砍藤条。
注释:
- 面槁:面色憔悴。
- 鬅鬙:白发,形容年老。
- 衰残:衰弱残缺。
- 夜房侵户月:夜晚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
- 晨砚满池冰:早晨砚台上结满冰霜。
- 药债:指因生病而产生的药费债务。
- 蔬餐薄过僧:饮食简陋,甚至比和尚的餐食还要简单。
- 年深拄杖折:年岁渐长,拄的拐杖都快要折断了。
- 自斫涧边藤:自己去山涧边砍藤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感情真挚著称,生前经历了国家的动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的晚年,时年已高,面临身体的衰老和生活的拮据。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他虽老而仍不忘关心国家的心情。
诗歌鉴赏:
陆游的《书房杂书二首 其二》是一首反映个人晚年生活感受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忧愁和无奈。诗的开头两句“面槁发鬅鬙,衰残百不能”直接描绘了诗人衰老的容貌与身体的无力,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深切感受。接着,诗人以“夜房侵户月,晨砚满池冰”描绘了夜晚月光和早晨的寒冷,意象清晰且富有情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在“药债多于酒,蔬餐薄过僧”中,陆游进一步揭示了自己的生活困境,药费的负担让他不堪重负,甚至饮食也显得极其简单,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最后两句“年深拄杖折,自斫涧边藤”则将诗人的晚年状态和自给自足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身体衰弱,陆游依旧保持着一种倔强的生存态度,用自己的双手去应对困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老人的孤独、无奈与坚韧,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时光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面槁发鬅鬙,衰残百不能:描述了诗人衰老的外貌和身体状况,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夜房侵户月,晨砚满池冰:通过夜月与清晨的描写,营造出孤独与寒冷的氛围。
- 药债多于酒,蔬餐薄过僧:揭示了生活的窘迫与健康的困扰。
- 年深拄杖折,自斫涧边藤:表现出诗人自力更生的精神,尽管生活艰难,依然努力面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房侵户月,晨砚满池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药债”比喻生活的重担,形象生动。
- 意象:月光、冰霜、蔬菜等意象营造出诗人生活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暮年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生活的不屈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冰:象征寒冷与凋零,暗示诗人身体的衰弱与生活的艰难。
- 药债:象征生活的重负,体现了诗人对健康的关切。
- 藤:象征诗人对生活的自给自足,体现出一种坚韧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药债”是指什么?
- A. 医药费用
- B. 酒的费用
- C. 饭菜的费用
-
“晨砚满池冰”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温暖的早晨
- B. 寒冷的早晨
- C. 雨天的早晨
-
“自斫涧边藤”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绝望
- B. 自力更生
- C. 逃避现实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对比:陆游的诗多表现个人的生活感受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与壮丽的景象。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