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7:5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兴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
高帝王蜀汉,天下岂易图。
幡然用其锋,项羽不支梧。
嗟余昔从戎,久戍南郑墟。
登高望夕烽,只尺咸阳都。
群胡本无政,剽夺常自如。
民穷诉苍天,日夜思来苏。
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
安得节制帅,弓刀肃驰驱。
父老上牛酒,善意不可孤。
诸将能办此,机会无时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中提到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艰难,暗示天下的统一并非易事。即使如项羽这样的英雄也未必能承受得住历史的风浪。作者回忆自己曾经在南郑的戍楼上守卫国土,登高望远,看到的只是咸阳那一方小小的都城。诗中描绘了外族的骚扰与掠夺,百姓生活在贫困之中,频频向天诉苦,希望能有救济。连年的干旱使得关中地区更加空虚,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渺茫。最后表达了对将领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关键时刻带领民众抵抗外敌,重振家国。
注释
- 高帝:指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
- 项羽:楚国的名将,反抗刘邦,但最终失败。
- 南郑墟:指南郑,是陕西省的一个古地名。
- 咸阳:西汉的都城,象征着权力和中心。
- 群胡: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常常侵扰中原。
- 苍天:上天,表示对命运的诉求。
- 节制帅:指能够指挥调度的将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创作了大量反映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日衰,外族侵扰严重,民众疾苦。陆游通过回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陆游的《感兴二首 其二》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以高祖刘邦和项羽的历史为引子,揭示了统一之路的艰难。他的诗句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敬仰与忧虑。
诗人在描绘个人经历时,表现出深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嗟余昔从戎”可以看出,陆游曾为国捐躯,心中对国家的热爱与惦念。他在南郑戍楼上所见的“夕烽”象征着战火与不安,暗示着国家的危机。
此外,诗中“群胡本无政,剽夺常自如”,表现出外族的劫掠与民众的苦难,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强烈批判,显示了陆游对民生的关切。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他对能带领百姓走出困境的将领的期待,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结合个人经历,展现了陆游丰富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思。通过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与失落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帝王蜀汉:提到高祖刘邦,强调汉朝的建立并不容易。
- 天下岂易图:暗示统一天下的艰难。
- 幡然用其锋:指迅速解决敌人。
- 项羽不支梧:即使是英雄也不能长久坚持。
- 嗟余昔从戎:感慨自己曾经参与战争。
- 久戍南郑墟:在南郑长期驻守,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
- 登高望夕烽:登高远望,只见战火的荒凉。
- 只尺咸阳都:咸阳的渺小与无力感。
- 群胡本无政:外族无政治,常常掠夺。
- 民穷诉苍天:百姓困苦,向天求助。
- 日夜思来苏:日夜思念恢复国家的富饶。
- 连年况枯旱:连年干旱加剧了困境。
- 关辅尤空虚:关中地区特别空虚。
- 安得节制帅:希望有能调动军队的将领。
- 弓刀肃驰驱:渴望能有武力来保护国家。
- 父老上牛酒:老百姓用酒来表达对士兵的支持。
- 善意不可孤:希望有善意的人不要孤立。
- 诸将能办此:希望将领们能有所作为。
- 机会无时无:机会稍纵即逝,不能错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民穷诉苍天”与“日夜思来苏”,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夕烽”来象征战事的紧张与不安。
- 排比:通过一系列动作(诉、思、况、安得)来表达对民生苦难的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百姓苦难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渴望。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强盛的期待和对将领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帝:象征着开国的艰难与伟大。
- 项羽:英雄的失败,象征着历史的无常。
- 夕烽:战争的象征,代表着不安定的局势。
- 咸阳:权力的中心,象征着政权的无力。
- 牛酒:民众的支持和希望,象征着团结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刘邦
C. 诸葛亮 -
诗中提到的“项羽”象征着什么? A. 英雄
B. 失败
C. 战争 -
诗中“民穷诉苍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失落
C. 绝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国家苦难的关注,但陆游更强调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倾向于描写百姓的苦难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