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白话文翻译:
回归的船只从江北启程,再次看到江南的岸边。
江北和江南之间几度秋季变换,梦中容颜已然不同。
人就像岭头的云,聚散之间天意谁能掌控。
你如孤云,不知何处归去;我如离群的大雁,失去了归属。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北上归舟:指从江北出发的归船。
- 再见江南岸:再次看见江南的岸边。
- 朱颜:形容美丽的脸庞。
- 岭头云:比喻人如同岭上飘动的云。
- 聚散:聚集与分散。
- 孤云:孤独的云朵。
- 离群雁:失去同伴的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孤云”和“离群雁”均为古人常用的比喻,表达孤独和漂泊的心情。孤云四处飘荡,离群雁失去归属,象征着人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美,号梦阮,宋代词人,曾任官职,因其词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词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王彦猷之际,诗人用景抒情,通过对江南江北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开篇以“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引入,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随着船只的归航,友人即将离去,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回望,增添了离别的惆怅。接下来,诗人感慨“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人生如梦,容颜易逝,仿佛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脆弱而不再。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此句则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人如同岭头的云,随风飘荡,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聚散皆由天意。最后两句“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牢牢相连,但又因命运的牵引而感到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用自然景象与心灵感受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描述了送别的场景,船只从江北起航,再次看到了江南的岸边。 -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感慨在江北和江南之间经历的秋季变化,暗指时光流逝,容颜已变。 -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
比喻人如同岭上飘动的云,聚散无常,人生的际遇由天命决定。 -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以孤云和离群雁比喻自我与友人的孤独,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自身漂泊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云与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聚散无常、友情的脆弱,以及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容颜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北、江南:象征着不同的生活与经历。
- 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 孤云、离群雁:象征着孤独与漂泊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北”与“江南”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地域的差异 C. 友情的变化 -
“人是岭头云”中的“岭头云”比喻什么?
A. 自由自在 B. 聚散无常 C. 孤独 -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不舍与惆怅 C. 充满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探讨了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流失。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但周紫芝更侧重于离别时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宋词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