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时间: 2025-01-06 12:4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作者:周紫芝 〔宋代〕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白话文翻译:
一抹残红在欲尽的时候,初秋的凉意充满了窗帘。
梧桐树叶上滴落着三更的细雨,叶叶声声都在诉说着离别。
我弹奏着宝瑟,拨动着金猊,那时我们一起唱着鹧鸪的词。
如今在风雨掩映下的西楼夜晚,听不到清歌,只有泪水流下。
注释:
- 残红:指花瓣、叶片等的残存部分,暗示即将凋谢。
- 乍凉秋气:初秋的凉意,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
- 梧桐:常用作离别的象征,因其叶落之声令人感伤。
- 调宝瑟、拨金猊:形容弹奏乐器,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 鹧鸪词:指的是一种古典诗词,通常充满情感与思念。
典故解析:
- 鹧鸪:象征着离愁别绪,古人常用其歌声来表达思念。
- 西楼: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孤独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子明,号龙山,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文字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秋季,正值离别时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失去的哀伤。
诗歌鉴赏: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以及离别的愁绪。整首词通过“残红”的意象开场,勾勒出一种即将凋零的美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接着,诗人以“乍凉秋气”引入季节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自然的流转,也是内心情感的反映。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的描写极为生动,雨声与叶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似乎每一滴雨都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而“调宝瑟,拨金猊”则回忆起与友人同唱的情景,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失去的惋惜。
最后一句“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将情感推向高潮,夜雨中的西楼,孤独而又凄凉,清歌不再,泪水流下,令人心痛。这一情境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向往,使整首词充满了悲伤的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点残红欲尽时:描绘秋天的花朵即将凋零,暗示生命的短暂。
- 乍凉秋气满屏帏:秋意初生,窗帘随风微动,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
- 梧桐叶上三更雨:夜深时分,梧桐树叶上滴落的雨水,增添了情感的沉重。
- 叶叶声声是别离: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仿佛在诉说离别之苦。
- 调宝瑟,拨金猊:回忆往昔快乐的时光,乐器的声音勾起美好回忆。
- 那时同唱鹧鸪词:与友人共唱的欢快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 如今风雨西楼夜:现今孤独的夜晚,风雨交加,情感愈加凄凉。
- 不听清歌也泪垂:清歌不再,只有泪水流下,表达失落与哀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残红”比喻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拟人:叶叶声声被赋予了诉说离别的能力,使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主题围绕着思念与孤独。
意象分析:
- 残红: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暗示着悲伤的情感。
- 秋气: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带来凉意的同时也带来离愁。
- 梧桐:离别的象征,常常与相思、别离联系在一起。
- 雨声:象征着思念与孤独,雨中更显得情感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点残红欲尽时”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果实
C. 叶子
D. 夕阳 -
此诗所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调宝瑟,拨金猊”中的“宝瑟”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衣服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深情,而周紫芝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现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紫芝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