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时间: 2024-09-19 21:0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作者: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我登上香炉峰,向南方可以看到庐山的瀑布。
它的水流从高空直挂三百丈,飞溅的水花散落几十里。
如同飞电般急速而来,隐隐约约像白虹升起。
初看时惊觉如同银河坠落,半洒在云天之中。
我仰望这雄伟的景象,感叹造化的伟大功绩。
海风吹不散它的气势,江月照耀着空旷的夜空。
空中水花四溅,左右洗净了青色的山壁。
飞溅的水珠如轻云散落,流沫翻滚如沸石。
我喜爱这座名山,心中愈发安闲。
不论是漱洗这琼液,还是洗去我世俗的容颜。
我愿与这自然和谐共处,永远告别尘世。
阳光照耀香炉山升起紫烟,遥望瀑布悬挂在前方的河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仿佛银河从九天落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因其形状像香炉而得名。
- 挂流:指水流垂挂,形容瀑布的壮观。
- 欻:声势迅猛的样子。
- 河汉:指银河。
- 壮哉造化功: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创作。
典故解析
- 银河:古代诗词常用来比喻天上星河,李白在这里用银河形象化瀑布的壮丽,展现了自然的奇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深厚的诗才,影响了后世很多诗人。
创作背景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的创作背景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受到壮丽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水二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细致观察,展示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尤为经典,形象地将瀑布与银河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钦佩与向往。
在形式上,李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内心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出李白的个性和其对自由、自然的追求。诗人在这里不仅在描绘风景,更是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诗人登上香炉峰,向南看到庐山的瀑布。
-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瀑布的水流高达三百丈,飞溅的水花扩散数十里。
-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水流的急速如同电光闪现,隐约像白虹升起。
-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初见如同银河坠落,水花洒落在云天之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瀑布比作银河,形象生动。
- 拟人:水流的急速和飞溅赋予了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体现了李白“将进酒,杯莫停”的豪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流:象征力量与速度,表现自然的壮观。
- 银河:象征神秘与浩瀚,联结了宇宙与自然。
- 青壁:象征清幽与静谧,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描绘了哪一座山的瀑布?
- A. 泰山
- B. 庐山
- C. 华山
- D. 黄山
-
“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形容的是?
- A. 瀑布的高度
- B. 瀑布的宽度
- C. 河流的长度
- D. 山峰的高度
-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了什么?
- A. 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B. 历史的悠久
- C. 生活的烦恼
- D. 情感的复杂
答案
- B. 庐山
- A. 瀑布的高度
- A. 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水二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的力量和个人的哲思,而王之涣则强调了视野的开阔和人文情怀。两者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与广度,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