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篇》
时间: 2025-01-04 07:20: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白话文翻译
独自一人在水中,泥沙漂浮,水面浑浊看不见月亮。
即使看不见月亮也还好,水深到连行人都淹没了。
越鸟从南方飞来,胡鹰也向北飞渡。
我想向天上弯弓射箭,却担心中途迷失了归路。
落叶离开树木,随风飘零。
客人无处可寄托,心中悲伤与此相同。
罗帏轻轻展开,似乎有人在开启。
明月直射进来,让人无从猜测。
雄剑挂在墙壁上,时常发出龙鸣。
不断出现的犀牛与象,绣出的苔藓生长繁茂。
国家的耻辱尚未洗雪,怎么能成就名声呢?
神鹰在梦中飞翔,不顾那鸱鸢。
为了你我一击,鹏鸟直上九天。
注释
- 独漉:独自一人漂流。
- 水浊:水质浑浊。
- 越鸟:指从南方迁徙来的鸟。
- 弯弓向天射:表达想要展现自己能力的愿望。
- 罗帏:指帷帐,古代贵族或文人的象征。
- 雄剑挂壁:象征着未能施展的才能。
- 国耻未雪:指国家的屈辱尚未得到报复或洗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独漉篇》写作于李白流亡生涯之中,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人生迷惘时的感受。诗中反映了李白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严肃关切。
诗歌鉴赏
《独漉篇》通过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自由的向往。开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以水浑浊象征诗人对现实的迷茫,暗示他在世俗纷扰中的孤独与无助。而“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则引入自然界中的自由飞翔,映射出诗人心中对归属与理想的追求。
在“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欲行而不得”的情感。接下来,落叶的飘零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悲伤,“客无所托,悲与此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则是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李白诗歌中的豪放与深邃,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漉水中泥:描绘了诗人孤独漂流,环境的恶劣。
- 水浊不见月:暗示了外界的混乱与内心的迷茫。
-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进一步夸大了环境的危险与无助感。
-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引入自然界的迁徙,象征自由。
- 我欲弯弓向天射:表达了追求理想的愿望。
- 惜其中道失归路:体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迷失与无奈。
-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进一步强调内心的悲伤与孤独感。
-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暗示生活中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暗示诗人难以捉摸的情感。
-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象征未能施展的才能与理想。
-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描绘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思考。
-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表达对国家与个人使命的思考。
- 神鹰梦泽,不顾鸱鸢:象征高远的理想与不屑的态度。
- 为君一击,鹏抟九天:展现诗人豪情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深行人没”,用水深比喻困境。
- 拟人:如“落叶别树”,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由的渴望,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迷茫与困境。
- 月:象征理想与追求。
- 鸟:象征自由与希望。
- 落叶:象征无常与孤独。
- 剑:象征未能施展的才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
- A. 独漉水中泥
- B. 我欲弯弓向天射
- C.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D.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
诗中提到的“越鸟”代表什么?
- A. 离别的悲伤
- B. 自由的向往
- C. 迷失的方向
- D. 历史的责任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与《独漉篇》对比:
- 两首诗都表现了李白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但《将进酒》更加强调人生的畅快与豪情,而《独漉篇》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