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王太祝》
时间: 2025-01-04 08:5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土波澜不自期,
飘然身与愿相违。
衰根要路知难植,
病羽长年欲退飞。
高论已嗟能听少,
力行还恨赋材微。
惭君俊少今知我,
一见心如客得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感到生活中的波折和困难是无法预料的,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理想相悖,感到无奈和失落。虽然有心想要有所作为,但却因根基衰弱而难以立足,身体的病痛也使自己无力追求飞翔的梦想。即使有高论,但能倾听的人却少之又少,尽管努力行动,却因能力有限而感到无奈。面对朋友的才华,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如今的状态让人心如客人,难以归属。
注释:
- 尘土波澜:比喻生活中的变幻无常。
- 飘然:形容人心的漂浮不定。
- 衰根:指根基衰弱,难以扎根。
- 病羽:形容身体虚弱,像病鸟一样。
- 高论:指高深的见解或论述。
- 赋材:指赋予的才能或材料。
- 惭君俊少: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才华,感到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以诗、文、词俱佳而著称,倡导“文以载道”,其作品兼具政治思想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次韵酬王太祝》是王安石与友人王太祝间的诗歌交流,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友人的钦佩。写作时,王安石正面临政治上的困难和个人的健康问题,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惭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深沉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诗人以“尘土波澜”引入,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波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自觉与理想的远离,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渴求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衰根”和“病羽”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困境,强调了个人能力的不足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此时,诗中的情感愈发沉重,透出一种无力感。
最后两句,诗人对王太祝的才华表示钦佩,同时自感愧疚,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与自我反省。整首诗在感慨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尊重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土波澜不自期:生活中的波折如尘土翻滚,无法预期。
- 飘然身与愿相违:心灵漂浮不定,身体与愿望相悖。
- 衰根要路知难植:基础衰弱,难以在前路上扎根。
- 病羽长年欲退飞:因病而无力追求高飞的理想。
- 高论已嗟能听少:虽有高见,但能倾听的人却寥寥无几。
- 力行还恨赋材微:即使努力行动,但因才能有限而感到无奈。
- 惭君俊少今知我:对比王太祝的才华,感到羞愧。
- 一见心如客得归:一旦见面,内心却如同客人般无所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波折比作尘土波澜,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和意象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友人才能的敬佩与自身境遇的惭愧。通过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土:象征生活的复杂与变化。
- 衰根:代表基础薄弱,难以立足的状态。
- 病羽:象征身体的虚弱与追求的无力。
- 高论:代表理想与智慧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衰根”是指什么?
- A. 根基衰弱
- B. 朋友的支持
- C. 丰盛的成果
- D. 美好的愿望
-
诗人对王太祝的态度是?
- A. 羡慕与惭愧
- B. 轻视与嫉妒
- C. 否定与批评
- D. 不屑与无所谓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 《春望》 - 杜甫:反映了国家动乱与个人痛苦。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次韵酬王太祝》与李白的《将进酒》形成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后者则充满了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