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
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帝王德行的赞美,至今已祭祀万年。不知道怎样才能将他的遗像托付给简单的木匠。又凭谁能为他画出真实的画作,付给梅仙十万两银子呢?
注释:
- 帝德:指皇帝的德行或恩德。
- 祀万年:祭祀已经延续了万年,表示对帝王的崇敬。
- 遗像:指帝王的画像。
- 疏椽:粗糙简单的木材,暗指木匠的技艺。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的绘画。
- 梅仙:可能指画家梅兰芳,或指代画家。
- 十万钱:形容一笔巨款,表示对画作的重视。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了对帝王德行的祭祀,反映了古代对皇权和德行的重视。诗中提到的“梅仙”可能与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有关,暗示绘画艺术的高超和对艺术家的尊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大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马大同的诗风主要以清新、简洁见长,常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封建体制稳定的时期。诗人可能受到当时文化复兴的影响,表现了对历史传承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九疑》是一首充满思考与感慨的诗,诗中通过对帝王德行的称颂,引发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帝德于今祀万年”开场,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接着,诗人提出了对皇帝遗像的困惑,暗示了艺术创作的难度与复杂性。随后,诗人以“梅仙十万钱”来强调对艺术的重视,表现出对画家的极高期待与信任。整首诗不仅是对帝王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传统艺术创作的敬重与渴望,折射出诗人内心对历史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德于今祀万年:意指帝王的德行至今仍在被祭祀,表现出对过去的尊重。
- 如何遗像托疏椽:质疑如何将皇帝的遗像交给技艺粗糙的木匠,表明对艺术创作的无奈与期望。
- 凭谁为假丹青手:询问谁能以假手(即借助他人之手)来画出真实的画像,反映出对艺术真实与虚假的探讨。
- 付与梅仙十万钱:表达了对画家梅仙的信任,同时也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与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帝王的崇高与木匠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艺术的高尚。
- 设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加深了诗的探讨深度。
- 夸张:以“十万钱”来强调对艺术的重视,表现出对画作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德行的赞美,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表现了对历史与艺术传承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的思考与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德:象征着权威和历史的积淀。
- 遗像:代表着历史的遗留与文化的传承。
- 丹青:象征着艺术的美与创造的艰辛。
- 梅仙:代表着艺术家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仙”可能指代哪位画家?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兰芳
D. 颜真卿 -
诗中“十万钱”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金钱的多寡
B. 对艺术的重视
C. 对皇帝的尊敬
D. 生活的困苦
答案:
- C. 梅兰芳
- B. 对艺术的重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头》相比,马大同的《过九疑》更侧重于历史与艺术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自然景观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解析《过九疑》这首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