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九疑
马大同〔宋代〕
宇宙才分便月山,兹山戢戢序成斑。
重华远矣遗风在,好似相从揖逊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九疑山的壮美景象,宇宙分开时形成了月山,眼前的山峦层层叠叠,仿佛在序列中呈现出斑驳的色彩。重华(即重华君,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已经远去,但留在人间的风采依然存在,仿佛是向我们行礼的古道风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宇宙:指天地万物的整体。
- 月山:可理解为月亮的山,象征着神秘与高远。
- 戢戢:形容山势雄伟高耸。
- 序成斑:意指山的轮廓如同斑驳的纹理。
- 重华: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风雅。
典故解析:
- 重华:在古代文献中,重华是与道教及仙人传说相关的人物,常常被用来象征隐逸或理想中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大同,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过九疑》是一首描绘山水的诗作,诗人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邃的哲思。诗的开头,“宇宙才分便月山”,既展示了天地的宏大,又引出了后文对九疑山的描写,形成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转换。接着,“兹山戢戢序成斑”,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山的壮丽景观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感。
“重华远矣遗风在”,则在时光的流逝中暗示了古代文化的延续,重华的影子虽然远去,但它所代表的风采与精神依然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更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形成了诗歌的双重主题。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宇宙才分便月山:开篇即引入宇宙的宏观背景,月山作为意象,象征高远、神秘。
- 兹山戢戢序成斑:描绘眼前的九疑山,形态各异,层层叠叠,富有变化与层次感。
- 重华远矣遗风在:渗透出对过去的怀念,重华的余韵仍在,象征着不灭的文化。
- 好似相从揖逊还:结尾以一种礼貌的姿态,表达对古代风尚的追随与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山比作宇宙的产物,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山峦的描述与古风的追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山:象征着高远与神秘,寓意超然的境界。
- 重华:代表古代理想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月山”象征了什么?
- A. 历史
- B. 自然美
- C. 神秘与高远
- D. 乡愁
-
“重华”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古代的理想与风采
- C. 远方的山
-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 by 杜甫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使命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