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

时间: 2025-01-14 10:25:30

虽愧荷鉏叟,朝来亦不闲。

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间。

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斋》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虽愧荷鉏叟,朝来亦不闲。
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间。
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山中生活的宁静。虽然我心存愧疚,觉得自己不如那位耕作的老者,但早晨依然不觉得闲暇。我在墙角剪了几棵树,尽情享受溪水和西山的美景。走遍了大半个天下,如今已是暮年,依然在这条路上前行。黄昏时分,烟雾缭绕在山岭之上,飞鸟成群归巢。


注释:

  • 荷鉏叟: 荷鉏指的是耕作的人,叟是老人的意思,指那些过着简单农耕生活的人。
  • 墙角树: 指生长在墙角的小树,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溪西山: 西边的山,代表自然风光。
  • 经行天下半: 指游历过很多地方。
  • 送老: 指送别老年,意指岁月流逝。
  • 日暮烟生岭: 黄昏时分,山岭上升起了烟雾,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
  • 离离飞鸟还: 形容成群的鸟儿归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惟贞,号惟白,宋代诗人,晚号山斋,因其隐居于山中而得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隐居山中时,结合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这个背景下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山斋》是一首充满了田园气息和人生哲理的诗。诗的开头,作者以“虽愧荷鉏叟”引入,表现出对隐居农者的敬仰,传达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自谦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接着,作者描绘了自己在山中生活的场景,“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他亲手修剪墙角的树木,象征着一种归属感和对大自然的亲近。溪水与西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经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间。”这句话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沉思,感慨岁月匆匆。日暮时分,烟雾升起,飞鸟归巢,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带有一种归属感与安宁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平淡自然,但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不仅在山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也在自然中体验到了生活的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虽愧荷鉏叟: 表达对隐者的敬仰与自愧。
  2. 朝来亦不闲: 尽管心中愧疚,但早晨依然忙碌,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 自剪墙角树: 自己动手修剪,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参与。
  4. 尽纳溪西山: 将自然景色融入生活,展示诗人与自然的融合。
  5. 经行天下半: 走过大半个世界,表现人生的历程。
  6. 送老此途间: 人生已是暮年,在此时回望所走过的路。
  7. 日暮烟生岭: 黄昏时分,宁静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意。
  8. 离离飞鸟还: 飞鸟归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象征归属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朝来亦不闲”与“日暮烟生岭”形成对比。
  • 意象: 通过“墙角树”、“溪西山”、“飞鸟”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
  •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简单、宁静的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墙角树: 代表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元素,寓意平凡却真实的生活。
  • 溪西山: 自然的代名词,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飞鸟: 代表自由与归属,描绘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与义的《山斋》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都市生活
    B. 隐居山林
    C. 战争场面
    D. 商业活动

  2. 诗中提到的“荷鉏叟”指的是? A. 老者
    B. 农民
    C. 学者
    D. 商人

  3. “日暮烟生岭”中的“烟”是指: A. 烟雾
    B. 烟花
    C. 烟草
    D. 烟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与《山斋》相似,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与义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美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