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书怀》
时间: 2025-01-17 10:06: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雪书怀
作者: 许乃来 〔清代〕
山向湖东万笏开,
翠峰寺接雨花台。
参禅欲作逃禅客,
济世谁为不世材。
伟壮风声催雪去,
迷离树色趁云回。
莫将冷淡嗤生活,
聊假蛮笺自遣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山水景观,湖的东边万顷土地向外延展,翠绿的峰峦与雨花台相连。诗人想参禅,却又感到自己像个逃避现实的禅客,想要济世却觉得自己并非那个时代所需的人才。壮阔的风声催促着雪花飘散,树木的色彩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不要因为生活的冷淡而轻视生命,偶尔用粗糙的纸张写下一些感想,来排遣内心的怀念。
注释:
- 万笏:形容土地广阔,一尺为一笏,故“万笏”即指广大的田地。
- 翠峰寺:指的是青翠的山峰,寺庙与自然相接。
- 参禅:修习禅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逃禅客:形容那些逃避现实生活的人。
- 济世:帮助社会,拯救世人。
- 伟壮:形容风声宏大、壮阔。
- 蛮笺:粗糙的纸张,诗人在这里隐喻随意的书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乃来(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雨雪书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时刻,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雨雪书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通过“山向湖东万笏开”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辽阔。接下来的“翠峰寺接雨花台”则将人文与自然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参禅欲作逃禅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渴望,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接下来的“济世谁为不世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帮助社会的能力,这种自我怀疑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伟壮风声催雪去”,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树色迷离、云雾缭绕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梦幻的氛围。最后一句“莫将冷淡嗤生活”则是对消极态度的反思,提醒人们要珍视生活,哪怕是通过简单的书写来排遣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在喧嚣中的宁静与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向湖东万笏开:描绘了广袤的自然景观,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翠峰寺接雨花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强调和谐美。
- 参禅欲作逃禅客:表达诗人的内心挣扎与矛盾。
- 济世谁为不世材:自我怀疑,质疑自身价值。
- 伟壮风声催雪去:用自然现象反映人生的无常。
- 迷离树色趁云回:描绘出梦幻般的自然景象。
- 莫将冷淡嗤生活:提醒人们珍惜生活。
- 聊假蛮笺自遣怀:通过书写来排遣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向湖东万笏开”与“翠峰寺接雨花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自然现象表达内心感受,如“伟壮风声催雪去”隐喻人生的变化。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思人生的意义,表达对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与湖: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 雪与风:隐喻人生的变幻与无常。
- 树色与云:表现出梦幻与神秘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笏”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广大的田地
- C) 一种动物
-
“参禅欲作逃禅客”中的“逃禅客”指的是:
- A) 追求物质的人
- B) 逃避现实的人
- C) 热爱自然的人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冷淡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 《静夜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基调与《雨雪书怀》相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总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 《许乃来诗集》:专门研究许乃来及其作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