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色苍寒野色昏,下程初闭驿亭门。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白话文翻译:
山色苍苍,显得寒冷,野外的景色也显得昏暗。下程的驿亭门刚刚关闭。不必再去喝酒来浇愁,走遍天涯早已习惯了心灵的断裂。
注释:
- 苍寒:色彩深沉而寒冷,形容山色。
- 昏:昏暗,指光线不足。
- 下程:指旅途的下一段,驿亭是中途休息的地方。
- 不须:不需要。
- 浇愁酒:用酒来消愁。
- 行尽天涯:走遍了遥远的地方,指经历了很多的旅途。
- 惯断魂:习惯了心灵的断裂,形容对离别或孤独的麻木。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其中的“行尽天涯”可引申为古人对游历和人生苦旅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沉淀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志士。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政治理想、家国情怀,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孤独旅途的反思。此时的陆游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失意和个人磨难,心中感慨颇多。
诗歌鉴赏:
《杭头晚兴严州》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山色苍寒,野色昏”,描绘了一个阴沉、孤寂的黄昏景象,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通过色彩的对比,诗人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忧郁与孤寂。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驿亭门”的关闭,象征着旅途的结束与人生的挫折。此时的他无心再饮酒以消愁,反映出他对过往的无奈与宿命的接受。结尾的“行尽天涯惯断魂”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走遍了天下,心灵的断裂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仿佛无从逃避。
整首诗通过景与情的结合,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色苍寒野色昏:山与野的景色在黄昏时分显得苍茫而寒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下程初闭驿亭门:驿亭的门刚关上,暗示着旅途的结束与孤独的加深。
- 不须更把浇愁酒:不再需要用酒来排解忧愁,表现出一种无奈。
- 行尽天涯惯断魂:走遍天涯,内心的痛苦与孤独已成为习惯,显示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修辞手法:
- 对比:山色与野色的苍寒与昏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情感。
- 象征:驿亭的关闭象征着人生旅途的结束与孤独的加重。
- 拟人: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得以传达,山野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心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孤独的深思,传递出一种对生活无常的理解与接受。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展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山色: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艰难。
- 野色:代表着孤独与寂寞。
- 驿亭:象征着人生旅途的停顿与思考。
- 酒:代表着消愁与逃避,最终却显得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色苍寒”的意思是? A. 山色明亮 B. 山色苍茫而寒冷 C. 山色温暖
-
“行尽天涯惯断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旅途的期待 B. 对孤独的习惯与接受 C. 对生命的热爱
-
诗中提到的“驿亭”象征着什么? A. 旅途的开始 B. 人生的终点 C. 旅途的停顿与思考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 《登高》(杜甫):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杨万里: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的诗更显沉思与孤独,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显乐观与洒脱。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