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村东晚眺
原文展示:
兴来信步过东陂,
最爱村东物象奇。
藤杖穿云秋望处,
葛衣沾露夜归时。
残声凄断蝉移树,
孤影荒寒鹊遶枝。
自揣今年还得饱,
一川新稻已离离。
白话文翻译:
兴致来了,我信步走过东边的水边,
最喜欢村东那奇特的自然景象。
用藤杖撑着,向着秋天的远方眺望,
葛衣沾湿了露水,夜归时分到了。
残留的蝉声凄凉,随着树枝的移动而断断续续,
孤独的影子在荒凉中,寒鸦在树枝间徘徊。
我心里想着,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
一片片的新稻子已经长得茂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兴来:兴致来了。
- 信步:随意地走。
- 东陂:东边的水边。
- 物象:自然景物。
- 藤杖:用藤条做的拐杖。
- 沾露:沾湿了露水。
- 残声:残留的声音。
- 凄断:凄凉而断绝。
- 孤影:孤独的身影。
- 荒寒:荒凉而寒冷。
- 鹊:指喜鹊。
- 离离:形容稻子茂盛的样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擅长诗、文、词,作品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村东晚眺》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危机。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乡村田园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村东晚眺》是陆游晚期的一首代表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兴来信步过东陂”,便展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情,随性而行,反映出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藤杖穿云”与“葛衣沾露”,展现了他在秋夜归途中的恬淡与宁静。
在音韵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全诗读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十足。尤其是“残声凄断蝉移树,孤影荒寒鹊遶枝”,通过蝉声和寒鸦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既写意境又引发深思。
最后的两句“自揣今年还得饱,一川新稻已离离”则是对生活的积极展望,尽管面临诸多困境,诗人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体现出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兴来信步过东陂:诗人兴致来了,随意地走过村东的水边,表现出轻松自在的心情。
- 最爱村东物象奇:最喜欢村东那奇特的自然景象,展现对乡村自然的热爱。
- 藤杖穿云秋望处:用藤杖支撑着,向秋天的远方眺望,体现出诗人的思考与眺望未来的心态。
- 葛衣沾露夜归时:身穿葛衣,沾湿了露水,描绘了夜晚归家的情景,充满生活气息。
- 残声凄断蝉移树:凄凉的蝉声随着树枝的移动而渐渐断绝,传达出孤独感。
- 孤影荒寒鹊遶枝:孤独的身影在荒凉中,寒鸦在树枝间徘徊,增强了环境的凄凉感。
- 自揣今年还得饱:心中想着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表现出对生活的期待。
- 一川新稻已离离:一片片的新稻子已经长得茂盛,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藤杖穿云”表现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 拟人:蝉声和寒鸦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残声凄断”和“孤影荒寒”,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传达了在逆境中仍保持积极心态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陂: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场所。
- 藤杖:代表着诗人的依靠与生活的艰辛。
- 葛衣:象征着朴素的生活状态。
- 蝉声、寒鹊:传达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 新稻: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走过哪个地方? A. 西边的山
B. 东边的水边
C. 南边的田地
D. 北边的树林 -
诗中提到的衣服是什么材料的? A. 麻衣
B. 绸衣
C. 葛衣
D. 羊毛衣 -
诗人对今年的收成持什么态度? A. 担忧
B. 积极
C. 无所谓
D. 悲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的诗更为直接、质朴,而王维则常运用隐喻与境界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更加内敛和深远的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