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丞相汝愚》
时间: 2024-09-19 21:36: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赵丞相汝愚 赵蕃 〔宋代〕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 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白话文翻译
我们的君王未能去除三思的疑虑,石显这样的奸臣竟能杀害忠良望之。 我未能到达浯溪去读唐朝的颂歌,却已留在冲岳陪伴着丞相受累。 生前避免了焚书的祸患,死后却重新刊刻了党籍的碑文。 满地都是蒺藜,谁敢在这里哭泣,只能随意留下楚地的哀辞。
注释
- 三思:指反复思考,这里指君王的疑虑。
- 石显:汉代宦官,以奸诈著称。
- 望之:指汉代的忠臣萧望之,被石显所害。
- 浯溪:地名,位于湖南,唐代诗人常在此地吟咏。
- 冲岳:指岳飞,这里代指忠臣。
- 焚书祸: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 党籍碑:指记录党人名单的碑文,这里指政治斗争的记录。
-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比喻险恶的环境。
- 楚些:楚地的哀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为悼念赵汝愚而作,赵汝愚是宋代政治家,因政治斗争被贬并去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汝愚去世后,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赵汝愚的哀悼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赵汝愚的哀悼,反映了宋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对忠臣的迫害。诗中“吾王不解去三思”和“石显端能杀望之”直接批评了君王的疑虑和奸臣的恶行。后两句“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则表达了诗人对赵汝愚生前避免灾难,死后却被政治斗争记录的感慨。最后两句“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则以蒺藜和楚些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赵汝愚的深切哀悼和对当时环境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王不解去三思:批评君王未能去除疑虑。
- 石显端能杀望之:比喻奸臣能够陷害忠良。
- 未到浯溪读唐颂:表达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
- 已留冲岳伴相累:比喻自己与忠臣同受苦难。
- 生前免见焚书祸:庆幸赵汝愚生前未遭大难。
- 死后重刊党籍碑:感慨死后仍被政治斗争记录。
- 满地蒺藜谁敢哭:形容环境险恶,无人敢表达哀思。
- 漫留楚些作哀辞:只能以楚地的哀歌表达哀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显端能杀望之”比喻奸臣陷害忠良。
- 对仗:如“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对仗工整,表达生前死后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忠臣的哀悼和对政治环境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奸臣的憎恶,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和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思:君王的疑虑。
- 石显:奸臣的象征。
- 望之:忠臣的代表。
- 浯溪:理想的象征。
- 冲岳:忠臣的象征。
- 焚书祸:政治迫害的象征。
- 党籍碑:政治斗争的记录。
- 蒺藜:险恶环境的象征。
- 楚些:哀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石显端能杀望之”中的“望之”指的是谁? A. 萧望之 B. 王望之 C. 李望之 D. 赵望之
-
诗中“生前免见焚书祸”中的“焚书祸”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汉武帝罢黜百家 C. 唐太宗开科取士 D.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
诗中“满地蒺藜谁敢哭”中的“蒺藜”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环境 B. 险恶的环境 C. 和平的环境 D. 繁荣的环境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政治环境的批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臣的哀悼。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政治环境的批判,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而赵蕃的诗更加沉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宋代诗词的鉴赏和背景信息。